原以为是江苏足球的春天,凑近一闻,全是“雇佣军”的铜臭味

 178    |      2025-10-27 05:26

这个周末,中超回来了,但说真的,有几个人在乎?真正的顶流,竟然是咱们江苏自己的“苏超”。两场半决赛,加起来快10万观众在线围观,各种短视频刷屏,那场面,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泰州点球干掉南京,南通也是点球险胜无锡,过程跌宕起伏,悬念拉满。不知道的,还以为江苏足球的春天,终于在一片草根的热土上,提前到来了。

但你凑近了仔细一闻,味儿就不对了。甚至可以说,这股本该带着汗水和泥土芬芳的味道,已经开始变质,飘出了一股子职业足球圈里最让人腻味的铜臭味和精明算计。一场本该属于全江苏球迷的狂欢,眼看着就要被“聪明人”玩坏了。

风暴的中心,是泰州队。这支“黑马”淘汰了夺冠大热门南京,确实励志。可问题是,这匹“黑马”,它姓“泰”吗?半决赛前,网上就炸锅了,无数球迷在问:这支泰州队,场上踢球的有几个是泰州人?答案是:几乎没有。一支几乎由长春亚泰U21梯队整建制“打包”过来的青年军,就因为挂靠了一个当地学籍,摇身一变,成了代表泰州荣耀的子弟兵。

这操作,简直是把规则漏洞玩到了极致,也把所有真心热爱本土足球的球迷,当成了傻子。当地体育部门的回应轻描淡写:我们是合作,符合规则。好一个“符合规则”!如果这都行,那“苏超”的未来还有什么悬念?别玩了,直接变成职业俱乐部青训梯队的“军备竞赛”得了。今天你泰州能“租”来亚泰U21,明天常州就能打包申花U19,后天苏州直接引进海港U21,还踢什么?直接比谁背后的“金主爸爸”更有钱,谁和职业俱乐部的关系更硬就完事了。

你别以为我在开玩笑。看看现在的四强,哪一个身上没有浓厚的“职业味”?南通,背后是中乙的海门珂缔缘预备队;南京,一帮前中超冠军江苏苏宁的旧部加上中甲南京城市的球员;无锡,首发11人里,7个有效力于中乙无锡吴钩的背景。这哪是草根足球的逆袭?这分明是职业队换了身马甲,下来进行的一场“降维打击”。

我们当初为什么会对“苏超”这么上头?不就是因为它“草根”,因为它“纯粹”吗?我们想看的,是那些在工厂拧螺丝的工友、在写字楼敲代码的兄弟、在街边开面馆的老板,因为对足球的热爱,代表自己的城市,在场上拼尽全力,上演“素人逆袭”的童话。可现在呢?童话变成了笑话。那些真正的草根球队,早就在第一轮、第二轮,被这些“准职业队”用他们娴熟的配合和远超业余水平的体能,给活生生“碾”出局了。

有球迷的评论一针见血:“说好的民间联赛、草根球员,都去哪了?全被专业的干趴下了。”,“以后别自己辛辛苦苦组队了,直接去职业俱乐部进货,谁钱多谁就是冠军。” 这些话,听着刺耳,但每一个字都戳在“苏超”的肺管子上。

我知道,有人会说,联赛要好看,就必须有高水平球员。这话没错。但“高水平”和“雇佣军”是两码事。一个城市的代表队,可以有几个外来的高水平球员作为“鲶鱼”,但根子必须是自己的。球队的血脉,必须和这座城市的文化、市民的情感,紧紧连在一起。否则,球迷为什么要去支持你?我们去看中超、去看足协的U系列联赛不好吗?那里水平更高,更职业。我们之所以对“苏超”寄予厚望,不就是图那份独一无二的“归属感”和“城市情结”吗?

现在,这份最宝贵的东西,正在被侵蚀。据说,一直被动“挨揍”的常州,明年也坐不住了,也要去“租”一整支U21青年队来打。这个苗头极其危险!如果主办方再不警惕,再不赶紧把那个可笑的“学籍漏洞”堵上,“苏超”就会彻底失去它的灵魂。它会变成一个各大职业俱乐部用来练兵、各大城市用来刷政绩的工具,一个看似繁荣,实则空心化的怪物。

我们 Jiangsu 人自己的联赛,我们看着它从无到有,看着它火爆全网,绝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它走上歧途,变成一场与我们普通球迷无关的资本游戏。别在职业与草根之间摇摆了,请守护好“苏超”的初心,守护好江苏足球这片最后的净土。否则,今天涌入的这10万观众,明天,就会毫不犹豫地转身离开。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