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片市场迎来“反内卷”革命!减产潮下价格底部已现?
一、现货点评:再生PET承压,PP/PE稳中有升
国内外价格表现:2025年11月上旬,瓶片(PET)现货市场呈现“原生弱再生稳”的分化格局。原生PET价格在华东地区降至7800元/吨,较前期下跌100元,而再生PET市场相对坚挺,安徽地区PET冷水白片价格维持在4900-5100元/吨。这种分化主要源于原生料价格回落导致的价差收窄,以及饮料行业进入传统淡季的需求减弱。值得注意的是,再生PP市场表现亮眼,山东白透明一级颗粒价格持稳于5400-5500元/吨,受包装和汽车行业旺季预期支撑。
区域价差特征:国内市场区域分化明显。华东地区浙江PET瓶砖交易活跃,三色毛瓶砖价格3450元/吨,回收商积极备货;华南地区广东ABS再生颗粒报价9300元/吨,但下游玩具企业采购谨慎;华北地区受原生PVC价格跌至十年低位(4589元/吨)拖累,再生PVC成交清淡。这种区域分化反映出各地产业结构和需求状况的差异。
关键波动因素分析:11月上旬瓶片市场核心波动源于三方面:首先,原生PET价格回落直接挤压再生PET利润空间,部分企业开工率降至50%;其次,PP/PE需求受益于年底包装、汽车行业旺季预期,价格获得支撑;第三,ABS等工程塑料受原生料价格下跌影响,再生料承压明显,广东ABS破碎料价格下跌200元/吨至8300-8500元/吨。
表:主要废塑料价格统计(2025年11月10日)
1.1 价格波动统计表
数据来源:
二、市场均衡分析:产能过剩下的艰难平衡
2.1 市场均衡表
行业背景:近年来瓶片行业经历产能快速扩张,2024年我国聚酯瓶片产能突破2000万吨,占全球比重近50%。产能集中投放导致供需失衡,2024年行业加工费较上年下降30%以上,龙头企业万凯新材、华润材料等出现亏损。行业CR4(逸盛、华润材料、三房巷、万凯新材)已提升至80%以上,市场集中度较高。
基于最新产业数据,2023-2025年瓶片市场供需平衡表如下:
表:中国聚酯瓶片供需平衡表(单位:万吨)
数据来源:,2025年数据为基于减产情况的预估
2.2 供给分析
2.2.1 供给格局
近三年瓶片供给呈现“产量增、出口升、库存高”特征:
表:国内瓶片供给结构(单位:万吨)
当前国内合理产能约2000万吨,但实际供给过剩明显。2025年7月行业掀起“反内卷”减产潮,万凯新材、逸盛石化、华润材料等企业合计减产约256万吨,占产能12.4%,供给端开始自律性收缩。
2.2.2 库存分析
2024年末瓶片社会库存约229万吨,较2023年同期增加59万吨。库存高企主要源于产能扩张过快而需求增速不及预期。目前主流港口库存维持高位,期货库存因瓶片期货上市(2024年8月30日)而增加新的管理工具,但现货去库压力依然显著。
2.3 需求分析
当前瓶片行业处于淡旺季转换期。软饮料需求随气温下降而趋弱,但包装行业受益于“双11”、“双12”等电商促销活动,需求相对稳定。下游产品库存分化明显:再生PP/PE因汽车、包装行业需求支撑库存健康,而ABS等工程塑料库存压力较大。
替代品市场:聚酯瓶片由于性价比高且可100%再生循环,正在越来越多领域替代PP、PE等材料。在新应用领域如片材包装、电子产品、医疗医药等需求稳步增长。
需求端结论:短期需求平淡,但年底旺季预期提供支撑。新兴应用领域的拓展为长期需求提供增长点。
三、价值与机遇评估:价格处于历史低位,利润分配失衡
3.1 价值评估
A、绝对价格:当前瓶片价格处于历史低位区间。以再生PET为例,4900-5100元/吨的价格相较于2022年高点回落超过30%,处于近五年20%分位数以下,估值偏低。
B、产业链利润分配:产业链利润分配严重失衡。上游PX、PTA环节利润随原油价格波动而起伏;中游瓶片生产环节因产能过剩加工费大幅压缩,处于亏损或微利状态;下游饮料包装企业享受低价原料红利。进出口方面,瓶片出口较国内销售具备利润优势,2024年出口量同比增长30.9%。
C、价差结构:
基差:瓶片期货上市后,期现价差逐步收窄,目前现货贴水结构反映市场对远期价格预期偏弱月间价差:期货合约呈现Contango结构,反映市场预期远期供需改善跨品种价差:再生料与原生料价差缩小,如再生PET与原生PET价差从高峰期的2000元/吨以上收窄至当前约2700元/吨,再生料价格优势减弱
3.2 多情景模拟分析
乐观情景(概率20%):减产执行严格+旺季需求超预期。若主要企业减产幅度超过20%且年底消费强劲,瓶片价格可能反弹至6000-6500元/吨区间。关键触发点:企业自律性增强、原油价格大幅上涨。
中性情景(概率60%):缓慢去库+震荡筑底。减产与需求疲软相互抵消,价格在5000-5800元/吨区间震荡。关键指标:社会库存去化速度、下游开工率变化。
悲观情景(概率20%:)减产执行不力+需求进一步走弱。若产能退出缓慢且出口受贸易壁垒限制,价格可能下探4500元/吨。关键风险点:新增产能投放、全球经济衰退。
四、驱动因子诊断:供给收缩与需求韧性博弈
供给驱动:产能收缩成为核心驱动。2025年7月行业掀起“反内卷”减产潮,万凯新材、逸盛石化、华润材料等龙头企业计划减产约256万吨,占全国总产能12.4%。减产执行力度将决定供给端收缩程度。进口量受海外产能淘汰影响保持稳定,出口成为重要调节阀。
需求驱动:下游开工率分化明显。软饮料行业进入淡季,开工率有所下滑;但包装行业受益于电商促销,开工率相对稳定。现货成交强度偏弱,下游企业多采用小单采购策略。新兴应用领域如片材包装、电子产品外壳等需求增长提供结构性支撑。
库存驱动:当前处于缓慢累库向去库转换的关键节点。社会库存高企但增速放缓,若减产执行到位且旺季需求符合预期,Q4末可能迎来库存拐点。期货库存因瓶片期货上市而增加新的显性库存指标。
五、产业链纵深分析:微笑曲线扭曲与重构
瓶片产业链价格传导树 ├── 上游原料端 │ ├── PTA:价格受原油波动影响 │ └── MEG:供需相对宽松 ├── 中游生产环节 │ ├── 原生瓶片:加工费处于历史低位 │ └── 再生瓶片:与原生价差收窄 └── 下游消费市场 ├── 软饮料:淡季需求疲软 ├── 包装材料:电商促销支撑需求 └── 新兴领域:片材、电子、医疗等稳步增长
A、上游资源端:PX、PTA等原料价格受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影响较大。2025年4-6月期间,PTA价格从4820元/吨涨至5217元/吨,涨幅8.2%,但瓶片价格未能同步跟涨,导致利润向上游集中。
B、中游加工环节:瓶片生产环节成为利润洼地。产能过剩导致加工费大幅压缩,2024年行业平均加工费较上年下降30%以上。企业通过设备大型化、节能降耗等方式降低成本,但整体盈利能力仍弱。
C、下游消费验证:需求呈现“传统疲软、新兴崛起”格局。软饮料等传统需求增长放缓,但片材包装、电子产品、医疗医药等新兴应用领域需求稳步提升。下游企业利用期货工具管理价格风险的能力增强。
六、周期波动分析:季节性规律与政策冲击
6.1 季节性阶段
瓶片价格呈现明显季节性特征:
1-2月:春节淡季,累库期,价格承压3-5月:开工旺季,需求回暖,价格震荡上行6-8月:夏季饮料消费高峰,价格相对坚挺9-10月:传统淡季,价格回调11-12月:年底备货季,价格企稳回升
导致季节性变化的主要因素包括气温变化影响的饮料消费、节假日促销活动以及企业生产节奏等。
6.2 历史规律
近10年瓶片市场历史规律显示:
上涨概率:3月(70%)→5月(65%)→7月(60%)→12月(55%)平均涨幅:3月(2.5%)→5月(1.8%)→7月(1.5%)→12月(1.2%)核心驱动:夏季饮料消费(5-7月)、年底备货(11-12月)
6.3 当前验证
2025年当前市场表现与历史规律存在差异:传统夏季消费高峰表现平淡,价格未能如期走强,反映出供需格局的根本性变化。但年底备货需求仍有望提供支撑,符合历史规律。
七、事件/政策解读:减产自律与期货工具完善
行业“反内卷”减产潮:2025年7月,万凯新材率先公告减产20%,涉及产能60万吨,随后逸盛石化、华润材料等企业跟进,行业合计计划减产256万吨。此次减产是行业自律的重要尝试,有望缓解供需矛盾。
瓶片期货期权上市:2024年8月瓶片期货上市,12月瓶片期权挂牌交易,标志着聚酯产业链风险管理工具体系进一步完善。期货上市以来运行平稳,期现货价格相关系数达0.9,为产业企业提供有效的风险管理和价格发现工具。
贸易环境变化:瓶片出口面临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虽然反倾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转口贸易得以规避,但长期看仍需关注全球贸易格局变化对出口的影响。
八、特色指标深度分析:四大关键信号指标
加工费(瓶片与原料价差):
当前值:加工费处于历史低位,2025年6月底瓶片价差仅为222元/吨预测准确率:较高,加工费持续低位通常预示供给侧调整内在逻辑:加工费直接反映生产利润,影响企业开工意愿预测意义:当前极低加工费可能促使进一步减产,从而改善供需平衡
期货持仓结构:
当前值:瓶片期货上市首日交易额突破166亿元,市场参与度高预测准确率:中高,反映市场参与者对价格预期内在逻辑:持仓变化反映资金流向和市场情绪预测意义:产业客户积极参与有利于价格发现功能发挥
再生料与原生料价差:
当前值:再生PET与原生PET价差约2700元/吨预测准确率:中高,反映再生料性价比优势内在逻辑:价差收窄会抑制再生料需求,反之则刺激替代预测意义:当前价差水平对再生料需求形成一定支撑
出口增速:
当前值:2024年瓶片出口总量约635万吨,同比增长30.9%预测准确率:中,反映外需强度内在逻辑:出口是消化国内过剩产能的重要渠道预测意义:出口增速放缓可能加剧国内供需矛盾
九、气候扰动分析
瓶片生产与气候关联度较低,但原料PTA、MEG的生产可能受极端天气影响。主要产地亚洲地区近期无重大气候异常报告。
十、总结与策略建议:把握供给侧改革机会
A. 核心逻辑
短期矛盾:高库存与减产预期的博弈中期动能:供给侧自律性收缩与年底旺季需求长期趋势:产能整合加速,行业集中度提升,新兴应用领域拓展
B. 趋势判断
1个月内:震荡筑底(PET主流价格5000-5500元/吨)Q4末:企稳回升(目标6000元/吨)风险情景:若减产执行不力且需求不及预期,可能下探4500支撑
C. 操作建议
产业客户:
生产企业:利用瓶片期货逢高锁定加工利润,关注2503合约及以上合约套保机会采购企业:在5000元/吨以下建立虚拟库存,采用基差贸易降低采购成本再生料企业:把握价差优势,优化产品结构
投资者:
期货策略:4800-5200元/吨区间分批建立多单,止损4500元/吨期现套利:关注基差收敛机会,特别是区域价差套利期权策略:买入虚值看涨期权,行权价5800元/吨以上
关键监测点:减产执行情况、社会库存去化速度、下游开工率变化
本报告数据更新至2025年11月10日,后续需密切跟踪三大变量:①减产执行力度;②年底需求强度;③出口环境变化。建议投资者关注供给侧改革带来的行业格局优化机会。
免责声明:本报告基于截至发布之日可获得的信息编制,信息来源经合理审查视为可靠,但编制方不保证其绝对准确性、完整性或时效性。任何因使用本报告内容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包括但不限于投资损失、业务中断、数据错误等,报告编制方及相关提供者均不承担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