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0公里边境线上,炮火声震耳欲聋,这两个邻国的冲突背后,是恐怖主义、边界争议和大国博弈的复杂棋局。
当地时间10月11日深夜,巴基斯坦与阿富汗边境突然炮火冲天。巴基斯坦军方宣称在行动中击毙200名武装分子,而阿富汗塔利班则声称打死了58名巴基斯坦士兵。
这场自2021年塔利班重掌喀布尔以来最严重的军事冲突,不仅导致400多人伤亡,更使两国关系降至冰点。
冲突双方在10月19日于卡塔尔首都多哈达成停火协议,但这场边境危机的根源远未消除。 隐藏在炮火背后的,是历史边界争议、跨境恐怖主义威胁以及错综复杂的地缘政治博弈。
10月9日,巴基斯坦空军对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及东部省份发动空袭,目标直指巴基斯坦塔利班头目马哈苏德。 这一行动成为本轮冲突的直接导火索。
阿富汗方面迅速做出反应。 10月10日,阿方袭击了一所巴基斯坦警察培训学校;次日,又对多个边境哨所发动攻击。 战斗最激烈的阶段发生在10月11日深夜至12日凌晨,双方在长达2600公里的边境线上展开激烈交火。
前方高能! 这场冲突的伤亡数字出现“罗生门”。 巴基斯坦方面宣称击毙200名武装分子,己方23名士兵死亡、29人受伤;而阿富汗方面则声称造成巴方58人死亡、30人受伤。 无论数据如何,这是近年来巴阿之间最严重的军事冲突。
作为回应,巴基斯坦于10月12日关闭了所有边境口岸,这对本就面临严重人道主义危机的阿富汗经济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巴阿冲突的历史根源可追溯至19世纪。1893年,英国殖民者划定了所谓的“杜兰线”,将普什图族聚居区一分为二。
这条边界线全长2600公里,巴基斯坦独立后继承了这一边界,并坚持将其作为两国国界。 但历届阿富汗政府均拒绝承认杜兰线的合法性。
杜兰线两侧主要为普什图族聚居区,而传统的部落社会结构与现代国家边界概念存在根本冲突。 边境部落的武装活动、难民流动与主权主张相互交织,形成难以解开的死结。
阿富汗方面有不承认这条边界线的充分理由——它由英国殖民者划定,将普什图族聚居区强行分割。 更让阿富汗方面不满的是,巴基斯坦境内普什图人数量甚至超过了阿富汗境内的普什图人。
这一历史遗留问题导致两国边境始终缺乏共识,任何事件都可能升级为主权冲突。2021年塔利班重新掌权后,也明确表示不承认杜兰线,因为他们认为这条英国强加的边境线把普什图族人家庭隔开了,使其不能团聚。
要理解这场冲突,我们必须厘清一个关键概念:阿富汗塔利班(阿塔)与巴基斯坦塔利班(巴塔)的区别。
阿富汗塔利班是政治军事集团,在2021年美国撤军阿富汗后,成为该国的实际执政力量。 而巴基斯坦塔利班则是巴基斯坦政府和国际社会普遍认定的恐怖组织。
破防了! 尽管名称相似,但两者的目标和性质截然不同。 巴塔以推翻巴基斯坦政府为目标,试图在巴基斯坦建立伊斯兰教法统治的国家,并多次袭击中资项目及人员。
跨境恐怖主义问题是巴基斯坦的心头刺。 巴方多次指责巴基斯坦塔利班等恐怖势力利用阿富汗领土发动袭击。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个季度,巴基斯坦至少2414人在各类袭击中死亡。
2025年可能成为巴基斯坦因武装袭击导致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年。 按照这一趋势,今年可能成为巴基斯坦最致命的年份之一。
巴基斯坦认为巴塔主力藏身于阿富汗境内,临近两国接壤地区。 巴基斯坦还认为,阿富汗对巴塔的限制未满足巴方期待,甚至阿塔有意庇护巴塔。 这些都是巴方选择自己出手的动因。
10月9日,就在冲突爆发的同一天,阿富汗外长穆塔基抵达印度进行访问。 这是阿富汗塔利班重新执政以来对印度开展的最高级别访问,标志着阿印关系可能发生重大转变。
印度外长苏杰生在会见穆塔基时宣布,印度已经与阿富汗恢复全面外交关系,并将印度驻喀布尔技术小组升级为印度驻阿富汗大使馆。 这一举动对巴基斯坦无疑是一个强烈刺激。
巴基斯坦军方在一份声明中对冲突发生的时机“感到担忧”,直指印度是 “该地区最大的恐怖主义赞助者” 。 在巴基斯坦眼中,印度在“五七空战”后无力通过常规武力对巴方形成威胁,但会通过支持反叛势力或巴塔等恐怖组织,给巴基斯坦制造麻烦。
更令人玩味的是大国的反应。 与以往热衷干预地区事务形成鲜明对比,美英等国此次选择了集体沉默。 这种异常态度背后,可能隐藏着更深层的战略考量。
蚌埠住了!国际社会的调解角色此次主要由地区国家承担。 卡塔尔和土耳其成为主要的调停者,推动双方在10月19日达成了停火协议。 中国和俄罗斯也明确表示不希望巴阿边境局势升温,会推动双方回到谈判桌前。
经过13个小时的马拉松式谈判,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代表团终于在卡塔尔首都多哈签署了停火协议。 巴基斯坦国防部长赫瓦贾·阿西夫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来自阿富汗领土的跨境恐怖主义将立即停止”。
然而,双方对协议的不同表述暗示着分歧依然存在。 巴基斯坦重点强调消除“恐怖主义威胁”,而阿富汗方面则更注重“和平、相互尊重以及保持牢固和建设性的睦邻关系”。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10月20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欢迎巴阿两国达成停火协议,赞赏有关国家为此所做贡献,真诚希望并支持两国继续通过对话协商妥处分歧。
尽管达成了停火协议,但分析人士认为,根本矛盾并未解决。 美国智库史汀生中心南亚项目主任伊丽莎白·思雷尔克德指出,“巴塔及其附属组织并未参与多哈谈判,因此两国政府达成的停火协议对其并无约束力”。
板球场上听不到欢呼声。 阿富汗板球委员会已宣布,将退出原定于11月在巴基斯坦举办的T20板球联赛。 体育本应成为沟通的桥梁,如今却也成了冲突的牺牲品。
边境口岸依然不时关闭,人道主义援助难以进入急需帮助的阿富汗地区。 而真正令人担忧的是,极端组织可能利用权力真空扩张势力,进一步威胁整个地区的安全。
这场冲突的后续发展将直接影响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与区域经济合作进程。 只有通过对话与合作,才能实现两国和整个地区的长治久安。
各位读者,你们认为巴阿边境冲突会彻底平息,还是会在未来某个时间点再次爆发?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