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欲对中国加税500%,贸易逆差却涨70亿,这招真的管用吗?

 159    |      2025-07-13 07:10

这段时间,关于特朗普要参加九三阅兵的消息在媒体上被炒得挺热闹。遇上这种新闻,我们真得多留个心眼,别啥都信。再说了,这会儿美国议员对中国说那些大话,其实他说的话也就那样,压根靠不住。

最近,特朗普通往北京出席九三阅兵的传闻又闹腾起来了。就连日本《日经亚洲》都整了个大新闻,说他要拉着马斯克、黄仁勋这些响当当的企业大老板,凑起来有 40 位商业大佬,组个“CEO天团”一起亮相北京,时间卡得也巧,正赶上 9 月 3 日中国抗战胜利 80 周年纪念活动那会儿。

这个消息一出,网上立马炸开了锅。普京已经敲定要来,如果特朗普也现身,那中美俄三家领导人同台,属实少见,简直能算得上国际舞台上的“世纪大合影”了。

想想都觉得不对劲,这里面说不定藏着什么猫腻。特朗普这边怎么一声不吭地就放话说要来中国?别忘了,今年4月美国刚对中国上调过一把145%的关税,等到5月,好不容易在日内瓦谈判桌上磨下来才把税率降到30%。

一边贸易摩擦还没消停,另一边又开始装出一副友好面孔,这简直是“先打你一巴掌,再给你哄回去”的把戏。白宫为了给这次访问扫清障碍,居然让北约在联合声明里去掉所有“反华”的字眼和“印太”相关内容,说白了,就是心思写在脸上,想借着拉近关系好把国内烂摊子转移出去。

直接点讲,特朗普现在过得可不咋地。支持率掉到 39% 以下,72% 的选民都觉得他政策只向着有钱人,中期选举眼看着就要来了,着实让他头疼。

眼下摆出个“全球调解员”的形象,不光能刷点儿关注度,还能让选民心里生出点儿“中美握手言和”的希望。可关键是,中国外交部那边一直没亮明态度,网上都有人调侃:“懂王这回估计是要自唱独角戏喽。”

这阵子大家正热火朝天地讨论阅兵的事儿,共和党那头的参议员林赛・格雷厄姆又跑出来刷了波存在感。

他放话要搞个新法,专门针对那些买俄罗斯能源的国家,向他们出口到美国的货物加收 500% 关税,特别提到中国和印度,说我们占了俄罗斯石油出口的 70%,等于是在帮普京撑腰打仗。

这说得都快比好莱坞电影还离谱,网友忍不住吐槽:“格雷厄姆这是把关税当烟花放,恨不得全世界都晓得他嗓门大。”

懂点门道的人一眼就看出来,这玩意儿根本靠不住。甭提美国自己去年还从俄罗斯那边多买了 40% 的石油,光是历史上的那些惨痛教训就已经让这事站不住脚了。

2018 年那会儿,特朗普挑起贸易战,对中国货品加了 25% 的关税,最后美国自家农民出口萎缩了 120 亿美元不说,通胀也冲上了 40 年来的新高。如今格雷厄姆还想上调到 500%,这不是典型的“搬石头砸自家脚”么。

美国商会早就放话了,这种过激做法只会让美国企业开销直线往上窜,到头来还不是让老百姓埋单,吃亏的还是他们自己人。

格雷厄姆竟然嘴上说着特朗普挺他,可翻翻资料就能发现,特朗普在今年 3 月还放狠话要对买俄罗斯石油的家伙收 25%到50%的关税,结果企业一反对,这事儿就黄了。如今格雷厄姆一下子把关税抬高到原来的 10 倍,这套路一看就是在秀存在感,纯属作秀。

说到底,不管是传得沸沸扬扬的阅兵消息,还是喊得震天响的关税高论,背后都少不了一个重点:中美的经济已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要彻底断开压根行不通。比如说稀土吧,美国这边有 90% 的稀土得靠咱中国来加工,军工、航天这些高精尖领域,还真离不开中国供应的这点东西。

去年,美国进口的药品原料有四成多来自中国,真要是咱不供货了,美国那边的药店可能有一半都得见底儿。苹果手机的产能有七成都放在中国,特斯拉在上海的工厂一年能造出 70 多万辆车,这些货都是从咱这儿出去的,妥妥地“中国制造”。

2023 年,中美之间的贸易总额差不多到了 7000 亿美元这档口,中国还是美国的第三大出口地,美国也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就连贸易摩擦折腾了六年,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不减反增,从 2018 年的 3752 亿美元涨到了 2023 年的 3820 亿美元,这不就说明问题了吗?

美国老百姓买东西还是得靠不少中国货,企业运行也绕不开来自中国的供应链。说得挺到位,巴基斯坦《每日时报》那话倒是有点意思:“中美要是能好好搭伙,全球都会跟着沾光,真要是硬生生掰开,那世界经济还不跟着遭殃。”

中国早就不是过去那个说啥就听啥的样子了。咱们现在手里握着全球最全的产业链。2023年,“新三样”的出口额直接冲破了1万亿元,电动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各自在全球市场的份额都挺吓人,分别占到了60%、60%、80%。

哪怕美国真动上心想“去中国化”,自家企业愿不愿意都还是个事儿。咱说特斯拉上海工厂吧,每造出一辆车,就能帮美国总部省掉三成成本,这好处搁谁身上都不舍得丢啊。

说了半天,也不是说中美之间一点磕磕碰碰都没有。科技这块你追我赶,地缘上鸡飞狗跳,这些确实都跑不了。要是一门心思往对着干的路上走,那就真把事搞砸喽。

说说最近那个稀土换芯片的协议,中国这边加快了七种稀土的出口审批,美国那边把 EDA 软件的管控也给松了,这事儿就很明显是“斗归斗,还没撕破脸”。彼此都很明白,要是彻底断了联系,那可真是两败俱伤,只有搭伙做生意,大家才能都有好处。

中美其实有不少共同关心的事,比如气候变化、世界经济稳定,还有公共卫生安全,这些都离不开两方一起下功夫。央视网也说过:“中美合作不仅对两国有益,更有利于推动全球共同发展。”

两边要是能在这些领域搭伙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口子,那真能做出“1+12”的成果来。像在清洁能源上,咱中美如果一起发力,全球可再生能源的成本说不定能降个二三成,全球不少企业和老百姓都能跟着受益。

这事儿嘛,双方都得掏点真心实意出来。美国要是还抱着“美国优先”那一套当老大哥的想法,那可行不通;中国也不能在自家最核心的利益上有半点让步。正如有网友说得挺接地气:“合作没问题,必须平等地谈,咱不吃亏也不吃软。”

阅兵的风声早晚会过去,关于关税的那些话一阵风吹就散了。唯一不变的就是:中美互为伙伴,彼此都少不了谁。现在社会这么紧密,谁都单打独斗走不远,只有互帮互助才能找到出路。美国的那些政客们还是早点看明白这个理儿吧,别再捣鼓那些对大家都没好处的糊涂事了。毕竟,这世界就这么点大,能低头不撞见吗?闹来闹去,让日子都不太平,有啥必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