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玫粉色的半袖上衣,搭了条浅蓝直筒裤、一个粉色印花水桶包和一双白色旅游鞋,没想到还挺好看,弄出了一种又甜又酷的感觉。
我发现穿衣服最有意思的地方,不是看别人穿什么就买什么,而是自己瞎捣鼓,把几件不相干的衣服凑一块,结果还挺有样。
就说我最近常穿的这身,全靠一件玫粉色的针-织短袖撑场面。
这衣服最逗的地方是领口那圈木耳边,软乎乎的,跟棉花糖似的。
它不是那种死板的装饰,有点懒洋洋的感觉,走道的时候,那圈边边会蹭着锁骨,痒痒的,跟风吹过一样。
这衣服的颜色也挺有说头。
它不是那种扎眼的粉,里面加了点灰,变成了烟粉色。
这颜色对我们亚洲人皮肤挺好的,大晴天太阳一照,能看出一点点紫色;天一阴,又跟莫奈画里那种雾蒙蒙的粉色似的。
我皮肤不算白,穿上它居然看着亮了不少,这倒是没想到。
它的样子也挺有心机。
衣服下摆正好在肚脐眼上边,既能看着腰细点,又不会露太多。
平时坐着看不出啥,但一抬胳膊,比如去拿高处的东西,腰就露出来了那么一小截。
袖子更好玩,一边紧一边松,有点不对称,胳膊一甩,那布料垂下来晃晃悠悠的,挺好看。
为了让上面那件甜甜的衣服不那么腻,我找了条浅蓝色的直筒牛仔裤来配。
这条裤子简直是拯救身材的神器。
不管你是什么腿型,它这个直筒的款都能给修饰得挺好,看着腿又直又长。
裤子颜色是洗了8遍才出来的天蓝色,有种旧东西的感觉,裤脚那些毛边,越穿越有味道。
这条裤子我最喜欢的一点,是它腰里有松紧带。
这样我就能放开肚子吃火锅、吃螺蛳粉,根本不用担心吃撑了扣子会崩开。
但从外面看又很正常,走线什么的都挺利落。
穿上它,再蹬双小白鞋出门,感觉自己跟电影里的人似的,脑子里都自带背景音乐了。
光有衣服裤子还不行,小东西才是画龙点睛的。
我配了个粉色的帆布水桶包。
这包跟个能背着走的小画廊一样,上面印的是雷诺阿的画,那些跳舞的裙子和香槟酒杯都变小了,印在包上。
包的边上是白色的,像个画框。
帆布这料子刚好跟针织衫的精致感中和了一下,就像吃甜点的时候撒了点盐,甜得不腻人。
这包看着挺软妹,但小细节上还挺酷。
包底下是牛皮的,还钉了几个铆钉,一下子就让包的感觉硬朗起来。
它个头也不大,就20厘米高,个子不高的女生背着也不会显得人更矮,反而能让身材比例好点。
我喜欢把带子放长了斜挎着,走路的时候包就在后面一颠一颠的,那个节奏还挺舒服。
最后,得靠一双白色旅游鞋把整个甜味儿给拉回来。
要是配双秀气的小皮鞋,可能就有点装了,但换上这双鞋,立马就有街头的感觉了。
我专门挑了这种做旧发黄的款,鞋头看着有点脏,鞋带孔的铁环也有点生锈的样子,就是这种不完美才显得特别带劲。
鞋子还有个好玩的地方,边上有个透明的小窗户,里头封了一朵干的雏菊。
跑起来的时候,能看见里头的花瓣一晃一晃的,感觉跟把春天踩脚底下了似的。
4厘米的厚底还能偷偷长个儿,让腿看着长点,身材比例也更好看。
这一整套下来,去哪都行。
早上在外面套个灰开衫就能去图书馆,只露个木耳边领子和那个亮色的包,在安安静静的书架中间也算是个点缀。
下午把开衫一脱去逛街,牛仔裤脚磨着地哗啦哗啦响,包在身后晃荡,自在得很。
到了傍晚,坐在江边咖啡馆,太阳下山的光会把粉色上衣照成金色的,牛仔裤上的纹路在光里也看得清清楚楚,连包上的画都好像装满了夕阳。
这种感觉挺好,好像把一天不同时候的光和心情都穿在了身上。
我觉得,真正的少女感不是硬装出来的,而是知道怎么去搭配。
用牛仔的硬朗去配针织的柔软,用旧鞋子去平衡印花的甜。
粉色里加点灰,才不土;蓝色里带点旧,才有味道。
这些看着有点矛盾的东西放在一块,反而看着挺顺眼。
就像木耳边里那点小心思,裤脚毛边那股不在乎的劲儿,还有鞋子里那朵小花,它们合在一起就成了一种态度:甜和酷本来就不是反义词,它们中间,藏着的是一颗不想妥协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