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想过,一个曾被邻国非法侵占20年的珊瑚礁,竟能在不声不响中彻底扭转局面?南沙五方礁,这个面积达80平方公里的战略要地,如今已被中国实际掌控,而这一转变的背后,是两个无法辩驳的铁证。
2015年底,一艘菲律宾渔船以“意外搁浅”的名义闯入五方礁海域。表面上看,这只是一起普通的海上事故,但细节暴露了真相,这艘船实为菲律宾军方伪装的侦察船,船上藏有建筑材料和补给物资,意图复制1999年仁爱礁的“坐滩”战术:通过长期滞留制造既成事实,逐步侵占岛礁。
菲律宾的算盘很快落空。中国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的船只迅速抵达现场,在菲方尚未加固船体前,直接将搁浅渔船拖离浅海。整个过程仅耗时数日,菲律宾媒体事后承认,中方行动“快准狠”,甚至未给菲方留下反应时间。
菲律宾并未死心。2016年3月,他们再次派出一艘废旧运输船驶向五方礁,试图二次“搁浅”。这一次,中方的反应更加果断:4艘军舰和1艘海警船组成编队,直接封锁五方礁周边海域,禁止任何菲方船只靠近。搁浅船只被当场拖离,人员遭遣返。菲律宾《星报》在报道中无奈写道:“中国舰艇已完全掌控美济礁与五方礁一带海域。”
这两次“搁浅-拖离”事件,暴露了菲律宾侵占意图的破产,也揭示了中国对五方礁的实际监控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中方出动的并非全是军事力量:2015年事件中,执行拖船任务的是民用救捞船;2016年行动则以海警船为主力。这种执法与军事结合的层级响应,表明中国对五方礁的控制已融入日常治理体系,而非临时性军事行动。
若要追问中国能迅速反制菲律宾的底气何在,答案藏在距离五方礁仅60公里外的美济岛上。
2015年1月,美济礁吹填工程启动。短短半年内,32艘大型绞吸船昼夜不停作业,利用“原地取砂、自然沉积”的技术,将礁盘打造成面积达5.66平方公里的人工岛。岛上建设了3000米跑道的高规格机场、可停泊万吨舰艇的深水港,以及覆盖全岛的雷达和通讯系统。
美济岛的崛起,彻底改变了南沙东部的力量对比。这座“不沉的航母”距五方礁仅一步之遥,其雷达可对五方礁海域实现24小时监控。任何靠近五方礁的船只,从菲律宾渔船到他国军舰,均会在第一时间被识别追踪。2024年,中国055型万吨驱逐舰停靠美济岛,更是印证了该岛作为综合后勤基地的成熟度,舰艇无需返回大陆补给,即可长期在南海巡航。
更关键的是,美济岛与永暑岛、渚碧岛构成的“战略三角”,形成了覆盖南沙中东部的防御网络。五方礁正位于这一网络的东翼,不仅受美济岛直接支撑,还与渚碧岛形成犄角之势,扼守菲律宾侵占的中业岛后勤线。
五方礁的战略价值,远不止于礁盘本身。它所在的礼乐滩盆地,石油储量估计超过8亿吨,天然气储量达556亿立方米,是南海资源争夺的焦点。菲律宾曾长期在此非法勘探,但自中国控制五方礁后,菲方勘探船屡遭驱离。2024年3月,中国海警在礼乐滩附近拦截菲律宾勘探船,直接切断了其非法作业的通道。
此外,五方礁还卡在菲律宾本土与中业岛之间的补给航线上。中业岛是菲在南沙的指挥中心,驻有军队并建有1300米跑道机场,但岛上物资完全依赖海运。中国舰艇在五方礁的常态化巡航,相当于扼住了这条“生命线”的咽喉。
尽管实际控制权已稳固,中国并未在五方礁驻军或填岛,而是通过海警船定期巡航、海洋观测站数据收集等方式维持存在。这种“低调掌控”策略,既避免了局势升级,又确保了实际效益。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