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一个看似远在天边的贸易争端,竟然会让南非柑橘工人的饭碗一天之内被踢翻?我问你,这些卡车司机、仓库装卸工,是不是成了大国博弈中最无辜也最吃亏的牺牲品?
8月4日,南非外交部宣布,美国对南非出口商品征收高达30%的关税,立即将3万个家庭推向失业边缘。南非贸易部长西姆菲维·汉密尔顿在吹风会上反复强调这个数据,刚开始语气平静,重复几遍后声音逐渐低沉。我查了一下数据,南非一季度整体失业率高达32.9%,青少年失业率更是高达46.1%(南非统计局数据)。这样的失业率本就骇人听闻,突然一夜之间减少3万个就业岗位,社会稳定简直要被打开缺口。
南非的经济结构决定了这个打击有多严重。美国作为南非第三大贸易伙伴,2019年占南非出口总额的8.4%(商务部统计),虽然不是最大的部分,但这个部分主要集中在汽车、柑橘和矿产等关键产业。那些每天往德班港运柑橘的卡车司机,那些工厂流水线上忙碌的工人,脸上写满了担忧。4号当天,南非货币兰特兑美元汇率急剧下挫,甚至一度跌破19.75兰特兑一美元,刷新两年最低。难怪加油站排队的大叔忍不住爆粗口:“特朗普一纸命令,我们一个月工资就没了。”
但南非的反应又让人感到复杂。总统拉马福萨在周报中连续强调“立即设立出口企业支持平台”,并且将非洲大陆自贸区的推进提到了“立即”级别,甚至计划组团去中东和亚洲寻找替代买家。表面上是条清晰的策略路径,但我想问,口号喊得再响,南非的港口效率和运输能力能跟得上吗?世界银行2018年报告显示,南非港口和铁路的物流效率严重落后于全球平均水平,转运汽车到迪拜或广州,不光是换个买家那么简单,得有大量资金和时间的投入。
好消息是,中国、沙特和阿联酋近期都在谈港口和铁路基础设施升级投资,如果成行,能为南非的出口多元化提供一根救命稻草。不少业内专家也认为,这是南非必须走出依赖单一大买家的成人礼。毕竟,过去十年靠美国市场带来的“免关税特权”,让南非汽车制造业得以喘息,一旦关税上升,工厂压缩甚至裁员成了必然选择。
南非还向美国递交了一个“产业互惠”提案,表示愿意扩大对美国矿产机械的采购,开放数字经济市场准入,换取美方暂停关税。美国正值选举年,特朗普兑现承诺的可能性低得让人怀疑。政客的算盘多半还是打在选票上,显然南非的几万辆汽车或大量柑橘卖给美国,难以触动他们的利益天平。
在吹风会结束时,我听到一名汽车厂工人冲着部长喊出:“如果我下周被炒鱿鱼,会替我交孩子的学费吗?”部长没有回答,房间内静得只剩下地板吱呀响。那一刻,我觉得这 задаёт一个残酷的问题:面对全球化风吹草动的变局,南非到底能依靠谁?的帮扶政策只能来得及时吗?社会保障能覆盖所有被波及的家庭吗?
当下南非这场“30%关税危机”不是几行官话能堵住的裂缝,而是经济失血的实实在在。倒逼南非去多元化市场是必须的,可短期的痛苦能否被承受?正在加班的工人们没多少时间去想远期战略,工资能不能按时到账,才是他们最实际的问题。
我查过南非去年因对美出口汽车获得的免税总额接近5亿美元(国际贸易中心数据),这部分金额对南非整体GDP占比不大,却直接联系着成千上万人的饭碗。这让人想起,全球贸易同一天突然改变,底层劳工却没有话语权,失业了连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成问题。
你说南非该如何抉择?是先保企业减少短期震荡,还是直接用财政补贴失业群体?现阶段,财政收入本就吃紧的恐怕只能左右为难。很多专家建议,应加强职业培训和社会保障体系,但这都需要时间和资金。现实有没有这样的耐心和空间,还是个大问号。
特朗普一道政策就能让3万个南非工人失业,这背后的地缘政治流动急转弯,对普通人意味着什么?我昨天在约翰内斯堡街头和几位普通工人聊过,他们更多感受到的是无助和迷茫。有人说,“国际政治太远了,我们只能关心明天的钱从哪来。”
坐在家里打字,我也在想,面对这种外部压力,普通百姓到底能做什么?很可能,只有咬牙坚持,等待机会转机来临。但机会什么时候到,恐怕没人敢打包票。
你是不是也好奇,如果换成你,是领导,是被裁工人,你会怎么做?这场关税背后的风暴,还远没有落幕。
#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