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联这笔拉门斯,到底是谁拍的板?
说白了,阿莫林现在在曼联,就是个Coach,不是腾哈格那种有实权的Manager。他管训练、管战术、管临场指挥,但转会市场上的事儿,人家说了不算。没有引援否决权,更别提主导买人了。那问题就来了——拉门斯这人,究竟是谁点的名?谁拍的板?谁签的字?
这事儿得掰扯清楚。拉门斯加盟曼联,听着挺响亮,巴黎圣日耳曼出来的,身价不低,名气也有。可一上场,踢得那叫一个别扭。位置感稀碎,回防慢半拍,对抗一碰就倒,传球还总莫名其妙失误。球迷一开始还想着:新球员嘛,总得适应。可都几个月了,连基本节奏都没跟上,这还是“适应”能解释的?
职业球员,尤其是这种级别联赛转会,哪有适应半年还找不着北的?真要说适应期,那也得是前两个月磨合,三个月出状态。结果呢?越踢越缩,越踢越慌。你说他是能力问题吧,他在巴黎也不是主力,但好歹能在法甲混得开。可一来英超,直接被节奏冲垮,这说明什么?说明他对这个联赛的强度、速度、对抗,根本没准备好,或者说,压根扛不住。
那问题又绕回来了:既然扛不住,当初为啥要买?是谁觉得他能行?球探报告写的啥?技术分析图拉出来看了吗?还是说,又是高层拍脑袋,听了个“潜力股”“未来可期”的忽悠,就直接砸钱?
别忘了,曼联这几年转会操作,哪一桩不是雷声大雨点小?桑乔当初多风光,结果呢?安东尼更别提了,简直是高价笑话。现在又来一个拉门斯,看着也是同款路数——名气大于实力,数据包装得漂亮,实战一塌糊涂。这种操作模式,根本不是教练组能左右的。阿莫林再有想法,也拗不过背后的决策层。
说到底,曼联现在的问题,从来不是换个教练就能解决的。教练可以换战术、调阵容,但买谁、卖谁、花多少钱,这些真正的权力,捏在管理层手里。而管理层这几年的操作,说难听点,就是外行指挥内行。他们看的不是球员适不适合体系,而是“这人有名,买了能炒热度”“这人年轻,未来能升值”。结果呢?阵容越堆越贵,战斗力却越来越散。
拉门斯这事,暴露的不是他一个人的水土不服,而是整个转会机制的失灵。一个连基本对抗都吃力的球员,是怎么通过体检、技术评估、战术适配这些关卡的?难道没人看出他打不了英超?还是说,根本没人真正在意?
现在球迷骂,骂的是场上表现。但真正该追责的,是场外那些看不见的手。阿莫林背不了这个锅,他连 veto 的资格都没有。真正该站出来解释的,是那些坐在办公室里,拿着报表和PPT做决定的人。
曼联要翻身,光靠换帅没用。得先把转会权力理清楚,让懂球的人说话,让踢球的人匹配体系,而不是年年买“网红球员”,年年交学费。
这年头,足球不是拼谁花钱多,而是拼谁脑子清醒。
“买人不是炫富,是补短板。买错了,不只是浪费钱,是拖垮整个球队的节奏。”
信息来源:BBC Sport、The Athletic、Manchester Evening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