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航母出故障,一天连摔两战机,中方表态很微妙

 66    |      2025-11-21 23:18

2025年10月26日下午,尼米兹号航母在南海公海上执行常规任务。下午2点45分左右,一架MH-60R海鹰直升机刚从甲板起飞,就出故障掉进海里。机上三名飞行员及时跳海,被搜救船救起,伤势不重。

不到半小时后,另一架从同一航母起飞的F/A-18F超级大黄蜂也失控坠海。两个飞行员弹射逃生,同样被救起。两起事故发生得很近,这种情形在海军里不常见。太平洋舰队在社交媒体上说人员安全,正在调查,但没说飞机沉在哪儿。

尼米兹号服役近50年,原本从中东返回后要休整,结果被调到南海继续执行任务。舰上人员长期高强度值守,设备也有老化记录,之前有过供水等小问题,但当时没有影响任务。那天天气和海况都算正常,可舰载机起降本来就有风险。远洋轮换时节奏紧,一点差错就会放大。

美方称两起是独立事故,没有外部干扰。舰队发言人后来说,直升机在巡逻,战斗机在训练,但没细说故障细节。回收工作立刻展开。因为飞机沉得深,需用专业设备定位残骸,尤其要找黑匣子分析数据。

10月27日,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郭嘉昆说,如果美方需要,中方可以从人道角度提供援助。他同时指出,美方在南海开展军事活动本身存在风险,提醒各方维护海上稳定。中方没细说援助方式,美方也没正式回应。

媒体报道后,外界觉得中方态度既务实又含提醒意味。打捞时用的高精度声呐既找金属残片,也能绘制海底地形。表面上是找残骸,顺带就把那片海域的水下情况摸清楚。南海海底地形复杂,有海山和峡谷。几年前美军潜艇康涅狄格号在南海撞上未标山体,艇体受损带出海图漏洞的教训。

2025年美军在南海的潜艇活动不少,相关行动也需要水下情报。打捞可能持续多日,美舰反复巡航并开声呐,等于一次大范围勘测,有利于以后潜艇活动。

网上有人猜测两架飞机接连掉海是受电磁干扰。有人甚至说用了神秘武器。中方军方和美方都否认外部攻击说法,初步调查把重点放在燃油和内部故障上。特朗普曾提出燃油质量可能有关。航母燃料管理通常严格,出问题不常见。海军称正在核查尼米兹号的燃油供应,初步迹象可能相关,但还没定论。

尼米兹号年岁已高,长期远洋部署让人员疲劳、设备负荷大。这类高强度远征,事故风险会上升。过去也有类似代价:2017年菲兹杰拉德号和麦凯恩号撞船造成多人伤亡,2022年卡尔·文森号的一架F-35C着舰掉海。航母延长任务、舰龄老化、维护难度大,这些都是背景因素。

从事件发生到公开回应只两天,显示美军应急反应快,但连续坠机暴露出问题。南海水流和海况会散布残骸,回收工作需要精细装备和耐心。中方提出人道援助是务实做法,没有把事升级成外交冲突,也提醒各方,海上军事活动本身有风险,大家都应更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