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沉默的荣耀》大家都看了吗?里面主演吴石将军的演员于和伟,让《人民日报》在不到 72 小时里,连着四次提到。
官媒先是夸他演的角色让历史人物有了温度,之后又推他的采访聊创作初心。
要知道,《人民日报》的评价从来不是随便给的,能有这样的待遇,在整个圈子里都少见。
这时候再想起张艺谋早年间对他的评价,不少人才后知后觉:原来那位名导当年说的话,真不是客套,现在全都应验了。
于和伟的底气,四天四次点名
于和伟第一次被《人民日报》点名,是 10 月 19 日的那条推文。当时《人民日报》专门写了篇文章,聊他在《沉默的荣耀》里饰演的吴石将军。
说他把这个角色演 “活” 了,让观众在文艺作品里发现真善美 。
没有靠夸张的台词,也没有用激烈的情绪,只靠眼神里的坚定和细微的肢体动作,就把革命先辈的风骨传递了出来。
文章里还提到,他为了贴近角色,提前几个月泡在档案馆,翻找吴石将军的书信、日记,连人物喜欢的书法都专门去学,这种认真劲儿,怪不得演的角色让观众印象深刻。
可谁也没想到,这只是个开始。没过两天,《人民日报》又推出了于和伟的独家采访,让他聊怎么理解吴石将军这个角色,创作背后的故事有哪些。
不到 72 小时,四次点名,每次都有具体的内容,不是空泛的表扬。
这在娱乐圈里太少见了 —— 现在很多时候,明星上热搜靠的是综艺梗、红毯造型,能被官方媒体这么认真地评价演技和态度,足见于和伟这次的表现有多让人认可。
而这份认可,不是突然来的,是他几十年攒下来的 “底气”。
于和伟不是那种一出道就顺风顺水的演员,他的起点低得很,早年的日子全靠 “熬”。
他老家在辽宁抚顺,家里有九个孩子,他是最小的那个,还是母亲老来得子。可在他三岁那年,父亲就去世了,家里的顶梁柱一下没了,全靠母亲一个人拉扯着九个孩子过活。
小时候家里穷,母亲每天天不亮就出去干活,晚上回来还得缝补衣服到深夜,自己常啃着干粮充饥。这些事儿于和伟记了一辈子,也让他从小就知道,想要的东西只能靠自己拼。
后来他喜欢上了表演,可家里没条件供他学。直到 21 岁,在大姐的帮衬下,他才考上上海戏剧学院。
可刚到上海,他就遇到了麻烦,行李在火车站丢了,身上没剩多少钱,一个北方人在南方城市,连话都听不懂,思乡的情绪压得他差点放弃。
幸亏有个同乡的学长帮他,带他找临时住处,教他怎么适应学校生活,他才慢慢稳住。
上学那几年,别人放假去玩,他就去跑剧组当群演、帮人拍短片,赚来的钱一部分交学费,一部分寄回家里,就这么咬着牙读完了四年。
毕业之后,更难的日子来了。整整七年,他都在跑龙套,演的角色要么没名字,要么只有一两句台词,有时候甚至只是站在镜头后面当 “背景板”。
最难的时候,他租不起正经房子,只能住在地下室,阴暗潮湿不说,夏天满是蚊子,冬天还没暖气。
可就算是这么小的角色,他也没糊弄过,没台词就琢磨表情和肢体动作,戏份少就提前跟导演沟通角色逻辑,哪怕只有几秒钟镜头,也要做到让自己满意。
就这么熬了七年,他终于等到了机会。2010 年,他在《三国演义》里演刘备,这个角色让他第一次被观众记住。
他演的刘备,不是那种空有仁厚的 “老好人”,而是藏着乱世中隐忍和谋略的枭雄,开播后好评不断。
从那之后,他的戏约慢慢多了起来,但他没急着 “冲流量”,反而专挑有挑战性的角色。《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里的曹操,能演出金戈铁马的霸气,也能展现深夜赋诗的柔情。
《巡回检察组》里的冯森,表面粗犷,内心却细腻得很,这些角色跨度极大,却个个立得住,他就这么靠一部部作品,从 “龙套演员” 熬成了圈里公认的 “演技派”。
张艺谋二十年前的评价,现在全应验了
现在于和伟被官方这么认可,不少人翻出了他早年的经历,才发现张艺谋早就注意到了他。
二十多年前,于和伟还是个没名气的群演,在张艺谋执导的《摇啊摇,摇到外婆桥》里跑龙套,电影上映后,他的镜头甚至被剪得只剩一个模糊的背影。
可就算是这么小的角色,他拍戏时的认真劲儿还是被张艺谋看在眼里。
当时剧组拍一场热闹的戏,其他群演都在应付,只有他反复琢磨走位和表情,还主动跟副导演请教 “怎么才能更符合场景氛围”。
张艺谋后来跟身边人说,“这个年轻人肯下功夫,眼里有戏,将来肯定能成事儿”。
再后来,两人合作《坚如磐石》,张艺谋对他的评价更高了。在电影发布会上,张艺谋直言 “于和伟是中国最好的演员之一”,还说他演的细节把握得太到位了,每个眼神都有戏,比很多经典角色都有层次感。
要知道,张艺谋对演员的要求出了名的严苛,能从他嘴里得到这样的评价,绝非客套话。
当时还有些观众觉得 “是不是夸得太满了”,可现在看于和伟的表现,《沉默的荣耀》里的吴石将军被官方反复表扬,之前的角色也个个经典,才明白张艺谋当年的评价有多准。
其实于和伟的经历,刚好说明一个道理:娱乐圈里或许有 “一夜爆红” 的运气,但能长久立足的,永远是靠真本事的人。
他从地下室跑龙套到被《人民日报》四次点名,靠的不是捷径,是把每一个小角色当回事,把每一次创作都尽全力的坚持。
以前还有人怀疑张艺谋的眼光,现在没人不信了,踏实演戏的演员,终究会被时光和观众看见。
参考资料:
于和伟:让观众从作品中发现真善美
2025-10-19 10:50·人民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