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真的要取消了?

 131    |      2025-11-20 23:44

中考真的要取消了?

这是近几天很多家长特别关心的一个话题,一度还上了热搜。眼下,孩子的教育问题是每个家庭的头等大事,一直说减负,但面对残酷的中考分流,谁又敢真减负,最后是肥了教培,苦了孩子,家长钱倒霉。

这两年,各地一直都在对中考进行改革,今年北京把中考的“小四门”搬下了舞台,历史、地理、生物、化学变成了考查科目,这次在成都试点的小初高 12 年的贯通式培养,到底是什么回事?是不是像某些自媒体说的那样,要真减负呢?

01

这个事,其实 9 月底就对外公示了。

成都教育局在官方公众号“成都教育发布”上,有对中小学贯通式培养的全面解释,写得很清楚。很可惜,这篇文章只有 5 万多出头的阅读量,和某些自媒体 10W+ 的阅读量不能比。

在这里,先帮大家做一个总结。

所谓的中小学贯通式培养,不搞选拔掐尖,自愿参与的学生可从小学一年级起直接读到高三,或从初中一年级直接读到高三。

成都市目前遴选了 8 所学校开展十二年一贯制和六年一贯制先行试点,学校在小一或初一年级确定 2 个班(每班不超过 45 人)为贯通培养班,家长自愿报名参加,报名人数超过计划数的,采用摇号。

贯通培养班学生人数只减不增,学生中途可自愿申请退出,但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学生退出。

贯通培养班级与其他班级在内容和结构上保持跟国家课程的一致性。

会逐年扩大试点范围。

这八所学校分布在成都不同的行政区,要先入校,才有资格申请贯通班试点班。

那这八所学校又是什么水平呢?特别咨询了成都当地的家长,都属于 1.5-2 梯队的学校,不是差的。

02

无独有偶,就在今天,上海发布了《上海市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将试点长学制贯通培养模式,支持优质高中向下延伸、优质初中向上延伸办学,推动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完中和含高中的一贯制学校。

这是什么意思?也要跟着成都学。

03

其实贯通式培养早些年就存在,只不过,那时不是给普娃准备的,不少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就偷偷摸摸进行小升初的摸底考试,然后把出色的娃单独分一个班,从六年级就开始上初中的内容,也算是极致内卷的一种体现。

那么中小学贯通式培养是教育改革未来的方向吗?理想化方向之一。

我在成都教育局官网上看到一篇由川观新闻采写的文章,就提到列五中学校为探索这一全新模式,为初高中贯通班配备的老师中,有 2/3 都有高中教学经历,不再以中考为目标培养学生,而是更加注重教学的整体性,“比如数学课讲到函数的时候,这个知识点初中、高中都会学。在贯通班里,老师就可以把高中的一些相关知识渗透到初中。”

为什么说是理想化?因为所有孩子最终还要面对残酷的高考,除非你不是普通家庭。

当下为什么考试难度越来越大?孩子数量多只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出色的孩子越来越多,家长带着孩子抢跑,超前学习。就拿英语来说,已经有幼儿园就去考 KET 的,三年级拿下 PET 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儿。数学三四年学的奥数难度,恐怕家长都没办法辅导。初中理科想要不落后,至少要提前半学期先学,然后课堂上再巩固,对于绝对头部学生来说,初三已经开始学习高一数学物理了。

这是坏风气?大道理都知道,初心也都是希望孩子幸福快乐就行,但是孩子在学校的筛选系统里面,谁又能独善其身?既然孩子都很出色,总要分出个高下,怎么办?要么提高考试难度,在超纲的路上一路狂奔,要么在提高难度的同时,压缩考试时间,这样才能完成筛选。

不用参加中考的好处是,六年甚至九年都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学习环境中,竞争压力会小一些,没有什么直接参照物,但这种只出不进,摸彩摇号式的入学方式,结果就是拆盲盒。要知道外面的世界,为了出成绩,早就打得头破血流。这里几年的高考就是一个面镜子,通过数学对头部学生再筛选。

理性看,成都 15 万中考生,贯通班只招 700 人,就目前而言,人数可以忽略不计,所以不会对中考产生任何影响。

各种站在高点的大道理不想说了,没有什么意义。很多家长在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也是有远大理想的,一心要搞素质教育,但是孩子上了小学,尤其到三四年级关键时期,心态就变了,到了初中,更是焦虑,这就是大环境影响人。

中小学贯通式培养从某种程度上说,能延缓这种焦虑,但最终还是要面对高考,而高考未来还会变得越来越难,这本就是一场人才选拔赛,所以反过来看,中小学贯通式培养也只能是试点,因为头部学生的家长不会选择这条路。当然,也有例外,比如未来不采取摇号,而是考试优录,性质就完全变了,就看各地最后执行的细则了。

最后作为过来人想多说一句,无论在什么阶段,一定要客观的给孩子定位,了解在全校和全市的大概位次,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和兴趣爱好,给孩子制定目标和规划。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