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在深圳过日子,可以没有车,但不能没有地铁。
截至目前,深圳已开通18条地铁线路、1条有轨电车,站点多达417座,贯通全城九个区,每天运送着千万深圳人穿梭于城市的楼宇与山海之间。它们不只是交通工具,更是一座城市的性格切片,是打工人日常的活色生香。
一起来看看,哪一条线路写满了你的日常?
🚇 1号线·罗宝线
开通时间:2004年12月28日
行走动线:机场东站↔罗湖站
👉 深圳初代旅游线
它是深圳地铁梦开始的地方,是这座城市第一条地铁。开通那天,多少人特地来打卡,坐着1号线去世界之窗、欢乐谷,甚至转去香港。
👉 南山打工人生命线
每天清晨,从宝安的固戍、坪洲、西乡涌出大量年轻人,挤上1号线,奔赴南山高新园、深大。车门一开一关,人潮进退有序,仿佛一场精准编排的都市芭蕾。
你说挤不挤?当然挤。但有什么办法——谁叫宝安的房租,比南山友好那么多。
👉 商场钉子户专线
整条1号线,堪称深圳商场联络线:
坪洲站——宝安大仟里
宝安中心——壹方城
高新园——万象天地
购物公园——CoCo Park
大剧院——万象城
多少深圳人周末习惯性“巡店”:摸一摸优衣库,看一看无印良品,逛一圈名创优品,最后举着一支冰淇淋回家——主打一个“只逛不买,快乐我有”。
👉 打工人缝补线
车厢里最常见的广告:Boss直聘、微针植发、口腔整形……
打工人辛辛苦苦赚来的钱,最后又花钱“投资”回自己身上。真实,太真实了。
🚇 2号线·蛇口线
开通时间:2010年12月28日
行走动线:赤湾站↔莲塘站
👉 富贵迷人眼
香蜜湖、华侨城、深圳湾、蛇口……2号线所经之处,堪称“深圳豪宅宇宙中心”。有人说它是“富人的移动会客厅”,是不是真的不知道,但气场确实沉静。
👉 闲人专线,舒适感拉满
不知道是坐这条线的人不用上班,还是不开车的人少,2号线早晚高峰都不太挤,尤其是安托山→福田一段,车厢安静、空间宽裕,通勤体验极佳。
坐惯2号线的人,换到其他线路,才懂什么叫“由奢入俭难”。
🚇 5号线·环中线
开通时间:2011年6月22日
行走动线:赤湾站↔黄贝岭站
👉 记得戴口罩
5号线的空气流通,一向是玄学。夏天人味尤其浓郁,五味杂陈,嗅觉敏感者建议佩戴口罩——不是防病毒,是防“入鼻攻击”。
👉 戒网瘾圣地
如果你是苹果用户,走进5号线,就等于走进信号黑洞。只能听歌,甚至连歌都加载不出来。
如果你看到有人目光呆滞、凝视虚空——别担心,他们只是没网了。
👉 小帅小美观察线
途径深大丽湖、南科大、深职院、哈工大等高校,车厢里青春气息扑面而来,学生党多,颜值高,“班味”也明显没那么重!
🚇 11号线·机场线
开通时间:2016年6月28日
行走动线:碧头站↔岗厦北站
👉 人肉3D拼图/铜墙铁壁线
早高峰的11号线,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彻底消失,紧急刹车时全员绷紧、屹立不倒——堪称“站稳立定线”,深圳人体能训练中心。
👉 雪国列车·冷藏体验
空调极其给力,踏进车厢如走进冰箱冷藏层,头顶冷风呼呼地吹,鸡皮疙瘩一层接一层。怕冷的建议带外套。
👉 素质消失术
在这里,礼貌和规则失效。
上车靠挤,下车靠钻。最绝望的是:你从这边挤上车,脸贴车门,结果到站开门在另一侧……你要穿越整车厢人潮才能下车——社恐地狱,实至名归。
其他线路彩蛋合集
🚇 3号线
龙岗人民“进城唯一希望”,换乘大站密集如火锅店,一不小心错过站,只能靠“海底捞”。
🚇 4号线
港风浓郁,粤语报站+中途随机停车,考验你的耐心和脾气。民乐、深圳北、白石龙,人潮汹涌时总有阿姨出手:“我来推你一把!”
🚇 14号线
“板凳线”的名号不是白叫的。有人坐着高铁来自惠州,有人自备小凳从容通勤,还有人半夜十一二点依然“无座站神”——减肥专列,实锤。
🚇 16号线
去看演唱会才坐的线,通往大运中心,也通往年轻心灵的充电站。平时人少车空,低调运行,是懂幸福的一条线。
结
深圳地铁,早已不只是地铁。
它是城市的血管,也是人生的舞台;是清晨的奔赴,也是深夜的归途。
我们调侃它,也离不开它。
它承载着打工人的梦想、年轻人的爱情、老年人的烟火气,也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加速度与温存度。
你常坐的是几号线?
你和它之间,又有怎样的故事?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地铁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