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宣称要白俄罗斯边境布雷的计划,我觉得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的回应真是戳中要害——他直言我们愿意开着拖拉机去“造访”,而不是搞对抗,这么说其实是想强调真心合作比军事施压靠谱多了。
话说回来,这事得从头说起。
二战结束快80年了,西方还把白俄罗斯当成威胁,这套把戏太老套了。
卢卡申科在采访中点名批评北约加速武装欧洲,波兰和那些波罗的海国家为了讨好“老大”,甚至退出了《渥太华禁雷公约》,要往边境埋地雷,这不就是变着法子给白俄罗斯找麻烦吗?
他们说这是“防御”,可我看这根本是借口,想用这种小动作施压。
想想看,布雷这种老掉牙的手段,国际上早就该淘汰了,结果他们一退公约,就又拿出来用,典型的双标操作,让人直摇头。
最近波兰和白俄罗斯的边境局势升级得可厉害。
俄罗斯和白俄罗斯从9月10日开始搞了“西方-2025”联合军演,这就成了波兰的导火索。
波兰政府12日直接宣布关闭所有通往白俄罗斯的边境口岸,内政部长马尔钦·凯尔温斯基说,除非确保波兰公民安全,否则不会重开。
这不光是封路,他们还从9月10日22时起,到12月9日23时59分,对东部地区实施了空中交通管制,覆盖了整个与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边境。
甚至前几天,因为有无人机飞进波兰领空,他们紧急启用了本国和北约的防空系统。
这系列动作,看起来是防备俄罗斯的影响,但实际呢?
白俄罗斯这边卢卡申科就说了,我们不是来打仗的,我们愿意和任何真诚的人做朋友和伙伴。
他那句“开着拖拉机造访”太有意思了,意思是咱们可以用农业合作、经济交流来解决问题,而不是靠坦克和地雷。
这让我想起冷战后的一些遗留问题,西方一直把白俄罗斯当成俄罗斯的“附属”,从2014年乌克兰危机开始,关系就越来越僵。
波兰这些年为了拉拢北约,频频在边境搞军事化,2015年他们就开始建铁丝网,现在又要布雷,这背后是北约东扩的逻辑,想把白俄罗斯围堵起来。
从多方立场看,这事真有点乱套。
白俄罗斯的立场很明确,卢卡申科反复强调和平意愿,他质疑西方为什么花大价钱建铁栅栏和布雷——他说那东西移民几分钟就能翻过去,资金里还有一半被贪污了,这钱最终流到谁兜里?
波兰一方呢,他们声称这是为了国家安全,内政部长的话听起来义正词严,但背景是波兰近年来军事开支猛增,2023年国防预算就超过了300亿美元,比前年涨了15%,这和北约的压力脱不开干系。
北约整体来说,更是把这当成强化欧洲防务的机会,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最近还说要增加在东欧的兵力部署。
波罗的海国家如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也跟着起哄,说要退出禁雷公约,这都是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小动作,想通过讨好美国来换取安全保障。
但从国际规则角度,《渥太华禁雷公约》是1997年签署的,旨在禁止使用杀伤人员地雷,至今有164个缔约国。
波兰和这些国家退约,无疑是破坏了全球人道主义努力,这让我想起来2003年伊拉克战争时,美军大量使用地雷,引发了国际谴责,结果呢?
他们又在重蹈覆辙。
这不只影响白俄罗斯,还会加剧欧洲的移民危机和地区不稳,试想如果边境真布雷了,难民涌入会更严重,欧盟内部的压力会更大,去年就有数据显示,欧盟吸收的难民增加了20%,其中不少是从白俄罗斯方向来的。
这整件事的影响链条可不小。
从国内看,白俄罗斯可能会加强内部控制,卢卡申科已经表示要发展与真诚伙伴的合作,比如和中国的经贸往来,这能缓解经济压力。
区域层面,欧洲的安全局势会更紧张,北约的军演频次会增加,波兰的举动可能刺激俄罗斯进一步军事化,继而影响乌克兰冲突的和谈进程。
全球来看,这反映了冷战思维的回潮,国际规则被 Selective 地应用,大国小国都玩起零和游戏,资源浪费不说,还增加了地缘风险。
卢卡申科那句“为何耗费数百万美元”,让我忍不住吐槽:这些钱如果用来建学校或医院多好,结果被浪费在无谓的对抗上,真是没辙。
总的来说,卢卡申科的“拖拉机外交”理念挺接地气,它戳破了西方防御措施的伪善面具,强调了对话与合作的必要性。
我觉得这不光是白俄罗斯的立场,更是对全球安全的提醒——靠布雷和军演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只有真诚的互动才能打破僵局。
回想二战后80年的教训,欧洲本该是和平的典范,结果又重演老戏码,这让我既愤慨又无奈。
你们是不是也好奇,波兰的这些举动会不会真带来安全,还是只是火上浇油?
或许贸易合作能化解部分紧张,像白俄罗斯提的拖拉机“造访”,说不定能变成现实,大家来唠唠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