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白宫宣布暂停对乌克兰提供"爱国者"导弹、地狱火导弹及数千枚炮弹等关键武器。 五角大楼直言这是"将美国利益放在首位的决定",理由是军火库存见底且需"结束俄乌冲突"。
消息一出,乌克兰外交部紧急约见美国外交官,一名乌方高级官员痛斥此举"令人痛心",直言基辅陷入"不利境地"。 特朗普政府内部人士都措手不及,国会、国务院和欧洲盟友全被蒙在鼓里,共和党议员麦考尔怒斥:"决策权竟被国防部一个副部长科尔比垄断了! "
欧洲的慌乱肉眼可见。 北约峰会刚承诺将军费提到GDP的5%,美国转身就抽走军援,大西洋理事会专家直批"自相矛盾"。 丹麦首相急得跳脚,作为欧盟轮值主席,他公开警告:美国撤援是"对欧洲安全的严重倒退",若留出空白,"我们必须填补"。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立刻亮出底牌:欧洲已向乌提供240亿欧元军援和200万发炮弹,但必须更进一步。 她宣布启动"SAFE"武器联合采购项目,豪掷1500亿欧元贷款支持成员国买装备,破例让乌克兰以"准成员国"身份加入。 这笔钱来自她力推的"重新武装欧洲"计划,总盘子高达8000亿欧元,誓要打造"不靠美国的防务体系"。
现实却给欧洲泼了冷水。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丹麦访问时坦言:欧洲造不出爱国者导弹,乌军80%防空系统和98%火箭炮全靠美国货。 欧洲连情报网都依赖美国:全欧军用卫星仅44颗,不到美国的1/5;商业卫星数量不足"星链"1/10,战场监控近乎"半盲"。
内部分裂更让欧洲雪上加霜。 欧盟第18轮对俄制裁因斯洛伐克反对能源禁运而卡壳,总理菲佐放话:"断俄气? 先赔我损失! "匈牙利则死守否决权,硬生生堵住乌克兰加入欧盟的通道。 连冯德莱恩的8000亿防务基金也遭质疑,意大利抱怨"军费加重债务",匈牙利要求"钱分给各国而非布鲁塞尔官僚"。
美俄的互动耐人寻味。就在军援暂停当天,普京与马克龙突然通话两小时,这是近三年来的首次。 普京强硬重申:西方无视俄安全利益,必须承认"新领土现实"才能和平。 两天后,普京又与特朗普通话一小时,克里姆林宫轻描淡写带过:"压根没提军援中断这事"。
俄总统发言人佩斯科夫倒是点破玄机:"乌克兰收的导弹越少,战争结束越快"。 白宫则悄悄推进B计划,副防长科尔比正起草"冲突冻结方案",核心是让乌克兰默认领土损失换停火。
军工厂的机器开始轰鸣。 德国将炮弹日产量提到1.7万发,在乌克兰建起装甲车流水线;英法德启动"联合武器生产",英国加码5000枚防空导弹,法国用军用卫星替代星链。泽连斯基则在丹麦签下无人机合作单,嘴上说着"期待欧洲一体化",手里攥紧的仍是美制武器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