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1日,国家再次公布了新一批藏南地区可公开使用的地名资料,这已经是第五批相关名单了。从2021年开始,这项工作几乎一直在持续进行。
藏南地区长期以来都是中印领土争议的核心区域。历史上,正是因为印度在藏南地区持续进行挑衅,才引发了1962年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
事实上,当时中国并不具备打这场战争的理想条件。
首先,当时中国刚刚走出为期三年的大饥荒阴影,尚未完全恢复元气,同时还受苏联债务压力影响,国内经济十分困顿。
其次,那个时期通往西藏的铁路尚未建成,许多军事物资和装备难以及时运输。因此,从长远看,军队进入藏南后,后勤保障非常困难。
第三,美苏两大阵营都在中印边境问题上公开支持印度,这使得中国在外交上处于非常被动的位置。如果美苏之间没有矛盾,中国贸然对印开战,后果将难以预测。
正因如此,中国的军事行动恰逢古巴导弹危机的关键阶段,正值美苏因古巴问题对峙激烈,无法顾及中印之间的冲突。此外,中国军队经过多年战争洗礼,实战能力远胜印度军队,而印度军队当时仅有有限的印巴战争经验。
藏南是藏族民族的发祥地
作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藏南对藏族同胞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这里是藏民族的发源之地,一个民族怎能轻易失去自己的根基呢?
藏南地处水草丰美之地,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拥有丰富的水系、茂密的雨林,森林覆盖率超过90%,是中国最富水力资源的地区之一,素有“塞外江南”的美誉。
因此,印度人对这片宝地早就垂涎三尺。藏民族正是在这里繁衍生息,随后进入青藏高原,逐步在整个藏区建立了家园。
印度之所以盯上这片地区,是因为英属印度统治时期,曾未经中国同意,擅自将这里划入其势力范围。
1947年印巴分治后,印度继承了英属印度大部分领土,由此错误地认为,只要凭借英属印度时期的地图,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划定领土。
然而,英属印度所持的地图完全不具合法性,他们在划界时未获得当地所属国家许可,双方也未签署任何割让条约,根本不能视为他们的领土。
藏南地区面积逾九万平方公里,印度实际控制约六万八千平方公里
围绕此事,中印两国曾多次谈判,但始终未能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那时印度态度极为强硬,几乎咄咄逼人,气势汹汹。
印度把自己视作英属印度的合法继承者,误以为自己就是微缩版的世界霸主,因此产生了极强的自我优越感。
殊不知,二战后英国已进入衰落期,更何况是其殖民地印度,因此印度的这种莫名自信给中印边境谈判带来了极大阻碍。
另一个难点是印度坚持按照英属印度时期的地图划分边界,严重限制了谈判的灵活空间。
当时印度并无诚意协商,他们确信军队所到之处即为印度领土。
面对印度的逐步蚕食,中方忍无可忍,遂于1962年发起了自卫反击战。
这一仗中国大获全胜,极大打击了印度军队的士气和自信心。然而,基于多种考虑,中国并未直接收复藏南大部分地区,而是退回原有战前边界。
印度对此举措颇感震惊,根本弄不清楚中国到底意欲何为。实际上,中国此举是给予印度一个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争端的机会。毕竟,双方是邻居,和平共处才是长远之计。
印度没有采纳中国的和平提议,他们的目标唯有土地。因此,在中国军队撤出后,印度迅速派兵重新占领了藏南大片领土。
随后,印度停止了大规模军事行动,改而实施另一种战术:大规模移民。近几十年来,印度向藏南地区迁入了超过一百万的移民。
这样一来问题就变得复杂了,因为这些移民逐渐在那里安居,形成了新的定居群体,未来中国想要收复这块土地将面临极大困难。时至今日,藏南九万多平方公里中,印度实际控制近六万八千平方公里,占据了主要部分。
国家为何多次增加藏南地名
观察地图时,会发现俄罗斯远东地区存在大量中文地名,例如海参崴、波力、海兰泡、双城子、庙街、尼布楚等。
这实际上是国家编纂地图时的有意安排,因为这些土地过去均属于中国,由沙皇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行割让而失去。
苏联时期不仅没有归还这些土地,反而夺走了抚远三角洲地区。
以中文名称标注这些地名,旨在提醒后人:这片土地曾是中华民族的故土,是被不公平条约强夺走的,未来有实力时必将夺回。
对于藏南地名,国家也多次进行增补,这同样是一项意义深远的重要举措。
如果你声称一片土地是你的,连为其确立正确名称都没有,那又怎能证明它归你所有呢?这项工作旨在详尽标注印度实际占领的藏南地区地名,表明这片土地自古以来属于中国,只是暂时遭到非法占据罢了。
有人可能认为这举措没什么实际意义,唯有真正收复土地才算数,但实际上,这也是为未来收复做准备。毕竟待到收回时,必须有规范的地名作为基础。
一寸山河一寸血
寸土不让,是对先人们多年奋斗成果的尊重。正是因为先辈们的艰苦努力,国家才拥有了如今广袤的领土。虽不能说后人要不断扩张疆土,但坚守祖先留下的土地是必须的。
尽管藏南地区存在争议,但坚持主权不可动摇,这是一项必然的职责。倘若放弃主权主张,也不实际占有,时间一长,很容易失去对它的归属权。
只有不断宣示主权,持续丰富藏南地名,才能让世界铭记这片土地是中国的,被印度非法侵占的事实。即便现阶段没有办法收复,也能在国际舞台上成为中国与印度谈判的重要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