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大战升级!罗永浩邀西贝老板直播当面对质,千万网友围观

 99    |      2025-09-19 04:30

罗永浩凌晨发出的那声“贾总,找个平台直播理性对一次话吧”,不仅是对西贝创始人贾国龙的喊话,更像是一颗投入餐饮行业的深水炸弹。 这场由预制菜引发的争论,已经从最初的口水战,演变为关乎整个行业透明度和消费者知情权的公共议题

事情始于9月10日,罗永浩在北京西贝门店用餐后发布微博,直言“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是太恶心了”。

他详细描述道:羊排有“隔夜重烤的恶心味道”,葱香烤鱼变成了“葱腥烤鱼”,面汤“百分之百是隔夜的味道”。

次日,西贝创始人贾国龙手持罗永浩用餐菜单亲自回应,坚决否认使用预制菜:“按照国家的规定,我们没有一道菜是预制菜”,并称“一定会起诉罗永浩”。 贾国龙透露,罗永浩一行五人点了15道菜,消费830元,临走时还对服务员表示“挺好”。

9月12日,西贝发布《致顾客的一封信》,公开13道菜品的“作业指导书”。 这些资料显示:羊排已预切割,海鲈鱼、大黄鱼等已经过宰杀、处理过内脏并冷冻,到店后解冻;牛肉土豆条所用牛肉为预处理丝状并提前腌制;鸡汤白玉山药炖豆腐中的鸡汤,由“风味鸡汤”、鸡粉和水兑制而成。

当晚,罗永浩在直播中展示了西贝后厨使用的海鲈鱼,指出其配料中含有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等多种复配水分保持剂,保质期长达18个月。

他质疑道:“虽然这条鱼到店时是生的,但经过添加剂的长期腌制保存,已非消费者所理解的‘鲜鱼’。 ”9月13日,罗永浩曾表示“停战”,期待预制菜相关的国家法规尽快出台。 但事情在第二天出现反转。

贾国龙在某个行业群内的表态截图流出,前半部分表示“我应对方式有错,改”,并宣布西贝今后将“打明牌”,向胖东来学习。

截图的另一半内容却引发了更大风波:贾国龙称“罗永浩是网络黑嘴,是网络黑社会,太坏了”。 看到这部分内容后,罗永浩在直播中斥责贾国龙:“这个人不是好坏的问题,他肯定是智力有问题”。

他随后发微博表示:“嗯,我刚看到后面被截掉的一半了,好,贾国龙,那这件事我们没法揭过去了”。

9月15日0时20分,罗永浩在社交媒体向贾国龙发出新提议:“媒体转来转去也容易出现信息偏差,我们还是找一个大的网络平台直播,当面公平公正冷静理性地对一次话吧”。 他认为这不仅能澄清西贝是否使用预制菜的真相,还能为中国预制菜产业和餐饮行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关于预制菜的定义,双方存在根本分歧。 2024年3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的《通知》指出,预制菜是“经工业化预加工制成,符合产品标签标明的贮存、运输及销售条件,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

《通知》特别明确:“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净菜类、不经加热或熟制即可食用的即食食品,以及直接可食用的蔬菜(水果)沙拉等凉拌菜,均不属于预制菜”。

然而对大多数消费者而言,只要不是在餐厅后厨从原材料开始制作的,都可能被视为“预制菜”。 这种认知差异正是此次争议的核心所在。

法律界人士对此事有不同解读。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认为,贾国龙称罗永浩为“网络黑嘴、网络黑社会”,“属于个人主观描述,客观上没有任何证据,属于侵犯他人名誉权的行为”。

广东润鹏律师事务所律师卢杨奇则表示:“双方对预制菜的不同理解是导致这次争议的关键。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朱巍指出:“无论是网络大V还是普通消费者,都有权对自身的用餐体验发表评价。

消费者对提供服务的商家享有知情权、监督权和批评权。 但在此次事件中,作为有巨大影响力的公众人物,罗永浩需要承担比普通人更高的注意义务。 ”截至9月15日上午,贾国龙尚未对罗永浩的直播对话提议作出公开回应。

西贝已通知部分门店下架“罗永浩”套餐,并因后厨参观影响运营,全国门店已暂停后厨参观活动。

#热问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