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精神感应枪”到现实科技:游戏里的未来武器离我们有多远?
一把枪,不用手扣扳机,靠脑子就能开火。
这玩意儿在游戏《太空冒险哥普拉:觉醒》里叫“精神感应枪”,主角用它打海盗、解谜题,甚至能改变星球命运。
听起来挺酷,但现实世界里,类似的科技已经悄悄发展了好些年。
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早在2015年就搞了个项目,让士兵用脑电波控制无人机。
2017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给瘫痪病人装上机械臂,靠想就能拿杯子喝水。
马斯克的Neuralink更狠,直接往人脑里塞芯片,说是以后能打游戏不用手柄。
这些技术离游戏里的“意念开枪”还有段距离,但路子已经铺开了。
问题来了:要是真能靠脑子控制武器,仗还怎么打?
去年《自然》杂志登了篇论文,说脑机接口可能被军方用来开发“思维战”系统。
国际红十字会上个月刚发文警告,这类技术可能绕过现有武器公约。
毕竟子弹还得靠人瞄,要是想法一动就能杀人,法律根本来不及管。
游戏里哥普拉拿精神感应枪打的是外星强盗,现实中的脑控技术却可能先用在医院。
浙江大学去年做了实验,让中风患者用脑电波控制康复机器人,效果比传统疗法快三成。
日本丰田研究所今年展示过用脑波开轮椅,误差不到0.5秒。
这些治病救人的玩意,和游戏里的黑科技其实是一个妈生的。
技术跑得快,规矩跟不上。
欧盟人工智能法案今年刚把脑机接口列为高风险领域,要求所有产品加装“思维防火墙”。
咱们国家工信部去年发布的《脑机接口发展路线图》里,白纸黑字写着“严禁非医疗用途的神经控制武器研发”。
游戏里的宇宙海盗可以无法无天,现实中的科学家可得摸着良心干活。
那把炫酷的精神感应枪,在游戏里是闯关神器,在现实里可能先当上医疗助手。
技术从来不分好坏,关键看人怎么用。
哪天要是真能靠念头开枪,希望先打中的是病魔,而不是同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