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美国总统特朗普通了一次电话。 通话中,普京不仅回顾了俄罗斯在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中的历史支持,还特意为两天后的美国独立日送上祝福。 这段看似外交礼仪的对话,实则暗藏玄机,普京公开强调“俄国曾帮助美国建国”,并引用历史细节称:“若没有俄国支持林肯的北方政府,美国建国过程将极不顺利”。
这一表态被外界视为普京对美关系的“软性施压”,也为后续美俄关系的戏剧性转折埋下伏笔。
就在普京通话的三天后,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透露:美国推迟了原定举行的第三轮俄美正式谈判。 这场谈判本计划讨论恢复大使馆运作、乌克兰冲突停火等关键议题,此前两轮谈判分别于2025年2月在沙特利雅得、4月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 扎哈罗娃的发言看似抱怨,却话锋一转:“尽管官方谈判延期,但双方仍在私下接触,且美方释放了关系缓和的信号。 ”
这种“官方放鸽子、私下传纸条”的操作,暴露了美俄关系的微妙博弈。 更实质性的动作发生在经济领域。 2025年5月,美国商务部悄无声息地批准了一笔对俄采购订单:从俄罗斯进口价值100万美元的锆石矿产。 这是自2002年以来美国单月采购锆石的最高纪录,也是2022年6月美俄锆石贸易中断后的首次大规模交易。 锆石作为核反应堆控制棒材料和火箭发动机涂层的战略物资,长期被列入美国对俄制裁管制清单。 如今美国主动“开绿灯”,被解读为制裁松动的明确信号。
这种转变与特朗普政府的战略调整直接相关。 欧盟和北约国家近期多次呼吁美国加强对俄制裁,但遭到特朗普明确拒绝。 在特朗普的决策逻辑中,欧洲的强大与俄罗斯的彻底崩溃均不符合美国利益。 他的策略是“用欧洲牵制俄罗斯,再用俄罗斯牵制欧洲”,形成三方制衡。 因此,当欧盟要求升级对俄能源制裁时,特朗普反而指示财政部研究放宽俄铝、钛金属等战略资源的进口限制。
乌克兰战场的变化进一步加速了美俄靠近。 自2025年3月起,美国国会冻结了对乌克兰的610亿美元军事援助拨款,导致乌军前线弹药短缺问题加剧。 据美国国防部内部评估,乌军火炮日均发射量已从2024年的5000发骤降至不足800发,而俄军仍维持日均1万发的火力压制。
战场失衡迫使泽连斯基政府接受美国主导的谈判框架,包括“冻结现有战线”和“承诺永不加入北约”等曾被乌方斥为“卖国”的条款。 普京的强势外交手段成为压垮乌克兰的关键。 在2025年3月沙特吉达举行的停火谈判中,俄方代表抛出“可以不杀,但要跪下”的终极条件,要求乌克兰书面承认顿巴斯地区独立地位,并接受俄军对第聂伯河左岸的实际控制。
当泽连斯基试图拖延时,普京直接向特朗普施压:“停火必须消除危机根源,否则只是给乌克兰重组军队的时间。 ”这一表态迫使美方在谈判桌上对乌代表下达最后通牒。
欧盟国家对美国的背叛感日益强烈。 法国总统马克龙在2025年6月的北约峰会上公开质疑:“当我们切断俄油气进口时,美国却在购买俄罗斯核材料。 ”德国副总理哈贝克则抱怨特朗普政府“将欧洲安全当作交易筹码”。 这种愤怒源于实际损失,欧盟因对俄制裁导致能源价格飙升,仅2024年就有逾2000家德国中小企业破产。
而同期美国页岩气巨头却以4倍溢价向欧洲出口液化天然气。 经济数据揭示出更残酷的现实。 尽管西方对俄实施超过16000项制裁,但2025年1月至5月俄罗斯能源出口收入同比反增12%,其中石油出口量的38%流向印度和中国,天然气则通过土耳其中转销往巴尔干地区。
反观欧盟,因被迫转向高价美国能源,2025年上半年工业用电成本上涨了53%。
这种不对称冲击让欧盟内部出现分裂,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公开呼吁“重启与俄谈判”,保加利亚甚至私下恢复俄油进口。
普京在2025年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的演讲,为这场博弈添加了辛辣注脚。
面对140国代表,他嘲讽西方“正在失去全球经济垄断地位”,同时宣布俄罗斯已“不可逆转地转向亚洲”。
论坛现场出现象征性一幕:美国特斯拉公司代表挤在俄能源部长桌前交换名片,而欧盟官员被安排在会场第二排。 当记者追问锆石交易是否意味制裁失效时,普京微笑回应:“太阳每天升起不需要任何人批准。 ”
美俄私下的利益交换远超公开表态。 除锆石贸易外,美国雪佛龙石油公司于2025年4月获准收购俄远东“萨哈林-3”油气田15%股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则通过阿联酋中介进口俄制钛合金用于F-35战机生产。 这些交易被包装成“第三方转口”或“人道主义豁免”,但美国财政部内部文件显示,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已向商务部下放审批权,要求“战略性物资采购无需跨部门审议”。
对乌克兰而言,残酷的转折发生在2025年6月。 在特朗普施压下,泽连斯基政府被迫签署《明斯克-3协议》,同意割让约占国土面积18%的领土以换取停火。
签约次日,美国黑石集团宣布收购乌克兰南部尼古拉耶夫港70%经营权,高盛则获得基辅中央邮政大厦改建权。
当记者问及领土损失时,乌外长库列巴的回答充满苦涩:“俄罗斯拿走了土地,美国拿走了剩下的东西。 ”俄乌前线士兵的反应更为直接。 在顿涅茨克郊外的战壕里,一名乌军上校向BBC记者展示手机信息:指挥部命令他们“保留弹药等待政治解决方案”。 而50公里外的俄军阵地上,士兵们正用美军生产的星链终端设备网购中国制造的无人机零件。 战争尚未结束,但胜负天平已然倾斜。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