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你真的不得不服,有些人平时闷声不响,一出手就能把整个场子给点了。
说的就是吉利。
就在所有人,包括我,都觉得今年的车市价格战已经打到“拼刺刀见红”的地步,比亚迪秦PLUS一个7万9千8的“荣耀价”甩出来,基本上就算是在宣告游戏结束的时候,吉利这个“浓眉大眼”的家伙,冷不丁地从背后掏出了一把AK47,对着天空就是一梭子。
他们这颗子弹,叫“银河星耀6”,限时价6.88万。
6万8千8,兄弟们。
这笔钱,在一线城市,可能也就够你买个像样点的停车位。
你现在想买台没出过大事故的二手飞度,都得找贩子好好聊聊人生。
结果吉利告诉你,我给你一台全新的、插电混动的、尺寸直逼B级车的轿车。
我当时的第一感觉不是震惊,是恍惚。
总觉得这世界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
这已经不是“性价比”了,这是在用一种近乎行为艺术的方式,告诉牌桌上的所有人:都别装了,底牌亮出来吧,看谁先死。
有意思的是吉利银河这个牌子。
刚发布那会儿,又是“涟漪美学”,又是“江南烟雨”的,名字起得一个比一个诗情画意,总让人觉得有点悬在半空,够不着地。
L7、L6卖得是不错,但始终缺点儿“一招制敌”的狠劲儿,没能像当年比亚迪DM-i刚出世那样,给整个市场带来核弹级的冲击。
看来,之前都是铺垫。
星耀6,才是那把真正磨了三个月,淬了剧毒,准备一击封喉的匕首。
它最“犯规”的地方,就是那个大得不像话的身板。
车长超过4米8,轴距2米75。
什么概念?
你把它停在老款的丰田凯美瑞旁边,气场上一点不输。
结果它卖的,是个卡罗拉的价格。
这种玩法,跟流氓没什么区别。
这已经超出了常规的产品竞争范畴,这是一种维度上的打击。
就好像你在跟人下象棋,下得正激烈呢,对方突然从兜里掏出一把手枪放在棋盘上,问你:“现在,你想好怎么走了吗?”
然后是那颗“心脏”,所谓的雷神AI电混2.0。
名字挺唬人,其实内核很简单,就是一台任劳任怨的1.5L自吸发动机,配上一台马力不小的电机。
我猜肯定会有人喷那台自吸发动机,觉得技术落后。
可你站在一个花6万多块钱买车的用户角度想想,他要的是零百加速几秒秒天秒地吗?
他要的是在拥堵的市区里,油耗能低到让他怀疑人生;是要加满一箱油,能撑到他忘了下一个服务区在哪儿。
官方那个亏电油耗2.8L,综合续航1700公里的数据,简直就像是科幻小说里的情节。
它给用户提供了一种情绪价值,一种“免于焦虑”的特权。
这种价值,在这个时代,比什么真皮座椅、全景天窗要珍贵得多。
当然,光大、光省油还不够,还得“聪明”。
把魅族的Flyme Auto车机系统塞进一台6万多的车里,这步棋走得是真绝。
传统车企和新势力之间的那道墙,很大一部分就砌在这块屏幕上。
吉利懒得自己去撞墙了,直接开了个后门,把隔壁老王家的好东西搬了过来。
事实证明,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没错。
那这车就没缺点了?
不可能。
吉利是谁?
那是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跟大众、丰田这种国际巨头肉搏了几十年的老兵,他比谁都懂什么叫“成本控制”。
你仔细看,那不起眼的传统门把手、那看起来有点寒酸的16英寸小轮毂,都是他省钱的地方。
那套宣传得神乎其神,能实现城市NOA的高阶辅助驾驶系统?
对不起,只给顶配,价格也“顶”了上去。
这是最典型的老江湖打法:把你最想要,最能感知到的东西——空间、续航、智能化,用远超你预期的标准给你。
至于那些你平时不太注意,或者觉得可有可无的,就成了控制成本的“牺牲品”。
所以啊,星耀6这颗炸弹,炸的不仅仅是比亚迪秦PLUS这些直接的对手,它真正要摧毁的,是朗逸、轩逸、卡罗拉这些合资燃油车最后筑起的那道心理防线。
过去,你买这些车,总能用“稳定”、“保值”、“品质”这些词来说服自己。
现在呢?
当一台挂着绿牌、免着购置税、空间比你大、用着比你省、开着比你聪明的国产车,用一个几乎“侮辱性”的价格出现在你面前时,你所谓的情怀,还站得住脚吗?
别闹了。
一场血腥的改朝换代,可能比我们想象中来得更快。
吉利这一枪,只是个开始。
接下来,才是真正好戏上演的时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