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胜集团董事长”白应改穿高定套装剪彩,“爱心妈妈”白应兰给孩子发书包。
“普通女孩”明珍珍在社交平台发自拍吐槽打工累——没人知道,这三个女人是缅北犯罪帝国的操盘手。
她们披着“成功企业家”“慈善家”“普通人”的外衣,把犯罪做成“企业化生意”,比黑帮还懂怎么拿捏人心。
白应改的百胜集团骗局
白应改,白所成的四女儿,“百胜集团董事长”的名头在果敢当地被吹得震天响。
她早年确实搞过几年地产开发和娱乐会所,凭着“商界女强人”的身份混进名流圈,连缅甸地方官员见了都得客客气气。
可谁能想到,她盖的写字楼表面租给商户,背地里全是电诈窝点;开的娱乐会所夜夜笙歌,实际是洗钱和胁迫女性卖淫的据点。
她最狠的是专盯老年人的养老钱,让手下伪装成“理财顾问”,天天给独居老人打电话嘘寒问暖,哄着老人把养老钱“投”到她的“地产项目”里。
127个家庭的积蓄被榨干,8位老人被逼得绝望自杀——而她拿着这些黑钱,在国外买了11套别墅,把孩子全送出国读书。
缅北双煞的慈善与罪恶
比起白应改,白应兰的“套路”更阴。作为白所成次女,她和魏榕并称“缅北双煞”,光“人力资源公司”就注册了十几家,执照齐全、手续正规,可干的全是把人当牲口卖的勾当。
她最擅长用“慈善”当幌子:每年挑几个山区小学,拉着“爱心书包”去摆拍,照片发在果敢本地论坛,标题永远是“白总心系教育”。
她还让手下拍短视频,镜头里她给孩子发糖果、擦鼻涕,配文“愿每个孩子都被温柔以待”——谁能想到,这些“温柔”的背后,是她的公司正把一批批年轻人塞进没有窗户的面包车。
她的“招聘网”撒得极广:在求职平台挂“电商客服月薪3万”“游戏代练包吃住”的岗位,让网红拍“缅北打工vlog”。
镜头前晒下午茶、说“这边赚钱好轻松”,评论区雇水军刷“已入职,老板人超好”。年轻人信了,背着行李来“入职”,结果一下车就被没收手机,直接拉进赌诈园区。
光是2023年,经她手被卖进园区的就有上千人。更狠的是,她养着武装人员,2024年有6个中国年轻人试图逃跑,被她的人追上活活打死,尸体拖进山里埋了,连个痕迹都没留。
00后小霸王的电诈伪装术
明学昌的孙女明珍珍,走的是另一条路:不装精英,装“普通人”。
她在社交媒体发的全是“今天打工好累”“想喝奶茶”的自拍,配文“打工人加油”,评论区还和网友互动吐槽“老板太凶”——可谁能想到。
这个看起来刚毕业的小姑娘,手机里存着6个电诈园区的实时监控权限,手下管着几百号被拐来的受害者,外号“小霸王”。
她把诈骗园区当“公司”管:亲自定了“KPI考核表”,单日骗不够5万的,直接拖进水牢泡2小时。
连续3天不达标,就当“二手货”转卖给别的园区。园区里连卫生间都装着摄像头,员工上厕所超时5分钟,就得挨“组长”甩耳光。
她还写了本《管理笔记》,里面记着“怎么用话术催业绩”“怎么让新人快速‘上手’”,连“针对不同受害者的诈骗模板”都分类标得清清楚楚。
2025年9月,这个把暴力管理当“企业文化”的00后,一审被判死刑——手机里那些“打工妹”自拍,成了她伪装罪行的铁证。
信任符号滥用成犯罪保护伞
白应改的百胜集团有正规营业执照,执照副本挂在写字楼大厅最显眼的地方,旁边摆着她和缅甸官员的合影,谁会怀疑一个手续齐全的“地产公司”背地里藏着电诈窝点?
白应兰更精,每年挑开学季去山区小学捐书包,照片发在果敢本地论坛,标题永远是“白总心系教育”。
转头就让手下的网红拍“缅北生活vlog”,镜头里晒下午茶、说“这边工资高还包吃住”,评论区雇水军刷“已入职。
,老板人超好”,年轻人看着视频里的“真实日常”,背着行李来“找工作”,结果一下车就被收走手机。
明珍珍在社交平台发“打工人吐槽”,说“今天又被老板骂了”“想喝奶茶没钱”,配着素颜自拍。
网友觉得她“和自己一样”,谁能想到这个“普通女孩”每天盯着园区监控,看谁没完成诈骗KPI。
这些本该代表正规、善良、无害的东西——公司牌照、慈善照片、网红账号,全被她们变成了犯罪的保护伞,让受害者一步步放下警惕,走进陷阱。
揭秘诈骗集团企业化运作
她们把犯罪做成了分工明确的流水线,比正经公司的部门划分还清楚。白应兰管上游“招人”,手下网红拍“缅北打工vlog”。
镜头里晒下午茶、说“月薪3万包吃住”,评论区雇水军刷“已入职,老板人超好”。
招聘平台挂着“电商客服”“游戏代练”的岗位,话术全是“无经验可培训”“免费提供住宿”,专钓急需工作的年轻人。
白应改抓中游“骗钱”,让手下伪装成“理财顾问”,给老人打电话“叔叔阿姨,我们这有个地产项目,稳赚不赔”。
骗来的钱通过她的娱乐会所、地产公司洗白,账目做得比正规企业还“干净”。
明珍珍守下游“管人”,园区里装着360度无死角监控,新人进园先背“诈骗话术手册”,里面分“针对老人的温情话术”“针对年轻人的高薪诱饵”,背不过关就关小黑屋。
每天晨会复盘业绩,Excel表上列着每个人的诈骗金额、成功率,连“未接通电话数”都标得清清楚楚,比写字楼里的销售报表还详细。
她还定了“奖惩制度”:单日业绩前三的能多领个馒头,垫底的拖进水牢泡两小时,反抗的直接用电棍打——把暴力威慑也做成了“管理制度”。
园区血泪年轻老人反抗者
受害者遍布各个角落。
年轻人被白应兰的“高薪岗位”“网红鼓吹”骗来,到了园区才发现手机被没收、行李被扔掉,每天被逼着给国内打电话骗钱。
完不成任务就用电棍打、关水牢,有人被打得胳膊脱臼,有人被折磨得精神失常,一天睡不到4小时,诈骗电话要打满18个小时。
老人被白应改的“理财顾问”哄着投钱,养老钱、救命钱全被骗光,有人去银行取钱发现账户空了,当场瘫在地上哭,8位老人受不了打击,有的在家上吊,有的跳了河。
反抗的人下场更惨,明珍珍的园区里,有人想偷偷给家人发求救信息,被监控拍到,被打得肋骨断了三根。
白应兰手下的6个年轻人试图逃跑,刚跑出园区就被抓回来,当着所有人的面活活打死,尸体拖进后山埋了,连名字都没人知道。
2023年中缅联合打击行动启动,明珍珍在果敢老街被抓,2025年9月一审被判死刑,她那本写满“诈骗话术”的管理笔记成了铁证。
白所成、白应苍等家族核心成员被中缅警方联手押解回国,清查发现其家族涉诈资金超106亿,还藏着11吨毒品,光冻结的海外账户就有37个。
白应改在仰光的别墅被捕时,保险柜里塞满了受害者的银行卡;魏榕躲在泰国想跑路,刚下飞机就被警方堵住,现在俩人都关在看守所,等着法律的审判。
白应兰狡猾得很,听说早跑到妙瓦底,还整了容换了身份,但中老缅泰四国联合专案组早布下天罗地网,她藏得了一时,藏不了一世。
明珍珍判了死刑,白应改关着,白应兰在逃——可不管她们怎么躲,画皮终会被撕开,罪恶终会被清算。
这世上哪有什么“完美人设”,不过是没被揭穿的伪装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