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路新街铁路涵洞拆除后道路命名引热议

 112    |      2025-10-10 12:11

#美女#

梨园路名终落定 一条路连接一座城的记忆

那块蓝底白字的路牌立起来了。梨园路。简单的三个字。却终结了长达数月的讨论。

正清西路?还是梨园路?网友们曾各执一词。有人说,连着正清路,形似,规划也曾提及,叫正清西路顺理成章。有人说,涵洞至富程路原本就叫梨园路,恢复旧名是对历史的尊重。

如今,答案揭晓。9月26日,红十字医院后门旁,那块崭新的路牌给出了官方定论。就叫梨园路。一个延续了历史脉络的名字。

很奇怪。这段新通车的路,全段似乎只立了这一块牌子。既然做了,为何不多做几块?这成了新的疑问。但这小小的疑惑,很快被通车的喜悦冲淡。

还记得那个狭窄的涵洞吗?长112米,仅容行人与摩托艰难穿行。梅雨季节,积水能淹到成年男子的腰部。二十年。三十年。周边居民的记忆里,是绕行的无奈与穿行的艰辛。

现在,涵洞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双向四车道的崭新柏油路。笔直。开阔。标线清晰。记者驾车驶过,只用了几十秒。而以前,绕行需要多花十多元车费,多耗费不知多少时间。

“再也不用绕路了。”一位市民的感叹,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省时。省钱。更是省心。一条路的畅通,是城市毛细血管的疏通。它连接的不仅是两个片区,更是人们“上班的路”与“回家的路”。

路通了,生机也跟着来了。寻铺面的人多了起来。曾经因交通不便而留不住租客的门面,如今看到了希望。一条路,能唤醒一片区域的“烟火气”。这不仅是交通工程,更是民生工程、经济工程。

从争论命名,到见证通车,我们看到的是一座城市生长的印记。名字承载记忆,道路通向未来。梨园路,这个选择或许正是一种平衡——不忘过去,亦面向未来。

剩下的绿化、亮化工程会陆续完善。生活向前的脚步,从未停歇。下一次当你路过,是否会想起它曾经的模样?变迁,就藏在这一条条路的命运里。无声。却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