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急电莫迪,50%关税大棒压境!美印贸易战火重燃,谁能全身而退?

 67    |      2025-10-07 12:22

那通电话,真是费了老大劲了。据说特朗普那边打了至少四次,才总算听见了莫迪的声音。时间是9月16号,特朗普赶着趟儿给莫迪祝贺75岁生日,一通电话打完,还意犹未尽地跑到自家的社交平台“真实社交”上发帖,俩字儿:愉快。莫迪那边也场面,立马在X上回了句“朋友”,客气得滴水不漏。

听着是挺暖的,是吧?像两个老友久别重逢。但你把窗户打开,那股子寒风嗖嗖地就灌进来了。现实是什么?现实是美国对印度的关税,已经飙到50%了,一个让人咋舌的数字。这不是报表上的一个百分号,这是真金白银,是压在印度出口商心口上的一块大石头。所以这通电话,到底是大战之后喘口气,还是下一场暴风雨来临前,那种诡异的宁静?

那堵墙,那堵叫“关税”的墙,可不是一天砌起来的。特朗普手起刀落,8月7号先签一道行政令,印度货过来,加税25%。还没等印度人缓过神,20天后,8月27号,又来一道,理由是印度“直接或间接买了俄罗斯的油”,好,再加25%。就这么简单粗暴,税率直接翻了一倍。

墙砌起来了,墙里的人就冷得发抖。印度商工部的数据摆在那,冷冰冰的,一个月,就一个月,对美出口额从80多亿美金,直直地掉到了68亿。那些出口商们急得团团转,说这还不是最糟的,关税的全部影响,得到9月份才真正显现出来。要是这么搞下去,多少人的饭碗要没了,天知道。

可就在这剑拔弩张的时候,两国代表团还真就在新德里坐下来谈了。谈完出来,官方说法都是“积极的”。谁信呢?谁都知道,横在两国中间那道巨大的利益鸿沟,根本不是一通电话、一次会谈就能填平的。

美国人到底想要什么?说白了,就是捏住了印度的两条命脉:石油和选票。华盛顿的要求直截了当,你们印度,别买俄罗斯的油了,然后,把你家农产品和奶制品的市场大门给我敞开。这对印度来说,简直是要命。这两条,哪条都是碰都不能碰的底线。

先说石油,印度有得选吗?根本没得选。俄罗斯已经是它最大的石油供应国,市面上每十桶油,四桶都是从那儿来的。印度的炼油厂正铆足了劲儿,把这些油加工完了卖到欧洲去。在这条全球能源的链条上,印度是个关键的二传手。这要是突然给断了,不光自己经济要瘫,欧洲那边也得跟着炸锅。

再说农业,那更是莫迪政府一步都不能退的地方。商务部长高耶尔说得很明白,农业,是印度的敏感区。这不是外交辞令,是实打实的国情。联合国的数据在那儿摆着:七成多的印度农村家庭,就靠着那点地活着,绝大多数都是小农户。你让他们去跟美国的现代化农业巨头竞争?那不是竞争,那是屠杀。这背后不光是经济账,更是选票,是社会稳定,是政治账。

所以谈判桌上那气氛,能好到哪儿去。美国代表上来就说,我要市场准入。印度代表呢,就只能把农民和企业的账本一本本摊开,给你算,为什么不行,为什么不能让。掰扯了好几个小时,什么进展都没有。

所以,回头再看那通姗姗来迟的电话,到底算怎么回事?有位叫帕利特的研究员说得一针见血,这就是特朗普最爱玩的那套,“胡萝卜加大棒”。这边用50%的关税把你往死里压,是“大棒”;那边又亲自打电话跟你称兄道弟,释放点善意,这是“胡萝卜”。想干嘛?分化你,诱导你。

也有教授觉得,这说明事情确实有点松动了,冰面裂了条缝,但千万别高兴得太早。毕竟,美国人前脚刚跟印度通完话,后脚就跑去跟七国集团那帮盟友施压,让他们也加大对印度的制裁。你看,牌桌上的筹码,一个都没少。

说到底,这盘大棋的背后,是全球贸易订单和能源格局的重新洗牌。印度那些小企业主,就盼着关税能降下来,让货能卖出去;炼油厂呢,就指望能继续从俄罗斯进油,好抓住欧洲的客户。而那千千万万的印度农民,最怕的就是自家市场被冲垮,那可就真断了生路了。

以前有个印度驻美大使说过,印度对所谓的“美印盟友”关系,心里头总是有那么点不踏实。是,从奥巴马那会儿开始的印太战略,对印度有好处,但这骨子里的不信任感,从来就没消失过。现在一看,果然如此。双方都想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谁也不愿意先松口。

电话打完,印度股市涨了点,卢比汇率也强了些,市场好像看到了一丝光。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只要最核心的分歧还在那儿,这场你来我往的拉锯战,就远远没到结束的时候。全世界都伸长了脖子在看,这两个大块头,下一步棋,到底要怎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