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突变这四个字,绝不是虚言。你看看当下的中东局势,就像一盘被彻底打乱的棋。一场针对叙利亚的“分割大戏”,正在美国主导下,以色列和土耳其跃跃欲试地筹备上演。所谓“好端端的一个国家被硬生生拆分”,如今正在眼前发生。
叙利亚,这个在十余年战火中苟延残喘的国家,好不容易在多方角力下留住一线生机,如今却再度迎来命运的剧烈倾斜,眼看就要被彻底分裂。世界究竟怎么了?当霸权赤裸裸地把他国领土当筹码,随意切割、践踏主权时,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真的成了摆设吗?这种丛林法则般的行径,挑战了秩序的底线,也拷问着所有有良知的国家。而在此危急时刻,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挺身而出,那就是中国,旗帜鲜明地站在反对非法瓜分、捍卫公平正义的最前线。
看清中东这场风暴的幕后,操盘者的图谋其实不难猜。美国特使威特科夫匆匆赶赴莫斯科,与普京会谈时那份异常的热络,并非偶然。背后显然有实实在在的利益交易:美国要的,是俄罗斯让出在叙利亚的军事存在,好为以色列和土耳其的扩张扫清道路;而深陷乌克兰泥潭的俄罗斯,则急需一个出路,用牺牲叙利亚的利益换取美国在乌克兰方向的某种妥协,哪怕只是换得泽连斯基政权的松动空间。对普京而言,这似乎是一笔残酷却现实的买卖。
一旦交易达成,俄罗斯撤军叙利亚,那就等于为叙利亚盖上棺材的最后一块木板。早已磨刀霍霍的以色列和土耳其,便会以“维护安全”“保护族群”为借口,肆意展开领土吞并与势力瓜分。到那时,一个本就摇摇欲坠的国家将彻底碎裂,百姓陷入无尽深渊。所谓“瓜分”,绝非虚惊,而是逻辑推演下的冷酷前景。
面对这样的强权盛宴,周边的中东国家却集体失声。当以色列铁甲压境,加沙人民在血与火中苦撑时,哈马斯竟被某些邻国当作讨好强权的牺牲品,被逼着放下武器投降。可历史早已证明,投降换来的只有更严酷的封锁、更残忍的镇压和无尽的屈辱。
国际社会一片沉默,甚至有人在积极迎合这场分赃。叙利亚和加沙的呼喊,谁来倾听?就在强权的狂欢只差临门一脚时,中国站出来了!没有沉默,更没有分赃。在联合国讲坛上,中国常驻代表耿爽大使振声疾呼:要求以色列立刻停止一切违反国际法的侵略行径,重申中国对任何以武力攫取领土的行为“绝不承认”。这不是空洞的外交套话,而是基于国力与责任作出的庄严宣告。对曾经深受外侮的中国而言,对公平正义的执着,决定了我们绝不能坐视。
埃及战略学者穆罕默德·达维里在《金字塔报》直言:美国的终极图谋,是全力扶持以色列在中东扩张,令其成为美国操控局势的“铁拳”。而此刻,中国的站出,正是逆流中的定海针,阻止中东再次被纳入殖民式的旧格局。我们的立场从未摇摆:叙利亚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必须完整无缺。叙利亚的未来,只能由叙利亚人民自己决定,任何外部强权都无权替他们做主,更不能靠阴谋或炮火强加方案。当下叙利亚最迫切的,不是被撕裂,而是恢复和平、推动重建,让难民重返家园。中国会利用自身的影响力积极斡旋,推动政治解决回到正轨,并以人道援助与经济支持帮助叙利亚恢复元气。在巴以问题上,中国提出的“两国方案”是唯一可行之路,这种以对话代替对抗的思路,同样适用于整个中东。
中国的主张,是一盏清晰的灯塔:反对一切非法扩张,坚持在国际法框架内寻求和平解决。当俄罗斯打算抽身,美国操控分割,以色列和土耳其摩拳擦掌,周边国家沉默退让时,是谁在为叙利亚的主权仗义执言?唯有中国。这正向所有中小国家传递信号:面对霸权,不是所有人都屈服,还有力量愿意坚守法理,为公道发声。这束光或许暂时不能扭转乾坤,但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信心与道义的支柱。
中国的“不承认”政策,正从道义宣示走向实质影响。
风云突变,中东的天空战云密布。一场冷酷的利益分割正逼近叙利亚。当大国在幕后交易,当邻国冷眼旁观,是中国在联合国旗帜鲜明地说“不”。我们告诉世界:霸权不是公理,交易不能切割命运,非法的领土攫取终将失败。中国的声音,是和平的强音;中国的力量,是制衡霸权、守护弱国生存权的坚实保障。
一个国家被肢解的悲剧,不应也不会重演。历史终将站在秩序与公理一边,而中国正坚定地推动这一进程。中东的苦痛,也是世界的苦痛。唯有凝聚正义之力,才能抚平创伤。而此刻,我们勇敢地站出来,正是走向光明的关键一步。未来的道路,中国的决心将更加坚毅,中国的声音将更加洪亮,中国带来的和平希望,也将更加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