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度卡亲手重塑内线格局,罗威身价遭遇滑铁卢,火箭三塔成谜局
乌度卡的新赛季排兵布阵有点儿意思。上赛季火箭莫名其妙疯狂缺内线,乌度卡开口就跟管理层唠内线防守。那会儿大洛又高又壮、还能投总决赛三分,火箭直接递了报价,结果人家不理睬。绕了一圈,斯通花大价钱捞来亚当斯老汉,今年夏天卡佩拉旧地重游,一下子屋檐下挤了仨首发级中锋。球迷群里都乐了,“这下篮下能分分钟堵成二手市场”。
说到罗威,乌度卡早就心痒痒,嘴上说很欣赏罗威的球商防守。2023年一月,海耶斯那边就透风了:乌度卡是真想把罗威挪到休斯顿。即便消息迟早有变,大家都盯着这对师徒。随后Shams也跟着爆,说火箭在卡佩拉和罗威之间二选一,甚至想搞“双塔”。可开拓者看火箭急,直接狮子大开口,一口气要首轮签。火箭那阵儿刚薅完湖人羊毛,精明得很,没搭理。
时间一晃到今年年初。火箭打完开拓者,有现场记者还说乌度卡和罗威在球员通道聊了快十分钟,就差没拍兄弟杯。很快又有消息流出来:火箭和开拓者私下见过几次,甚至摊牌给出了泰特加兰代尔再加二轮,这价码有点像旧上海柜台里淘花生米。开拓者不满意,坚持要伊森,火箭一看不对劲——都2024年了,冤大头的剧本演烂了,斯通一个犹豫,罗威就晾在了波特兰。
罗威这人咋说呢?运动能力、护框都一等一,可身体一碰就掉漆。薪水倒不低——1495万美元,卡佩拉一半比赛薪水还没他高。最近三赛季场均出场数:35、6、20,几乎成了DNP(未激活)大王。湖人那边看着也有点心动,可都怕砸自个儿手里。坊间有人打趣:“强是强,就是易碎包装,买回去放几天就得报修。”
这边开拓者记者Adrian Bernecich直接点名,克林根百分百首发,那个黑眼圈还顶着新秀光环。杨瀚森扑腾上来夏联刷了一阵,地铁口偶遇的小孩都认得出来。罗威?不在计划表里。俱乐部打的算盘,就是看看交易截止日能不能把罗威再忽悠出换点筹码。只是这玻璃属性,去年火箭有市场行情的时候犹豫一下,今年想再换首轮,谁都不傻。
说一嘴,火箭去年还真琢磨过用惠特摩尔去兑换首轮,结果最后只捞回来俩二轮。差价都能在二手小市场上买房了。眼看着波特兰准备“打折”送罗威,私底下好几个球迷群都在说,开拓者不降价,高价搁手里明年又是一地鸡毛。
现场其实挺有意思,夏联期间杨瀚森和克林根俩人有点像抢早摊糖油饼。媒体说得漂亮:“分享中锋时间”。其实,罗威几乎不会捞着多少机会。杨瀚森那腔调,私底下跟国内几个大哥在微信群里直言:到了NBA不怕抢,怕没人和你抢。人身高2米21(带鞋),能防三米线。克林根2米19,攻守一体,但攻击欲望没那么强。以前CBA打球的厂哥们都知道,得看谁能狠点。
说起克林根,这娃年仅21岁、2024届第七顺位,气质就是一副不服老江湖的样子。乌度卡挺欣赏这种模板,一是防守好,二是护框行,三是篮板够猛。关键球商在线。只是斯通更看重谢泼德的手感,最后没用三号签选克林根,开拓者捡了个漏。
克林根的短板也没法藏,罚球命中率59.6%,有时候场面尴尬,罚丢球后自个儿偷偷咂摸嘴。传球也就那样,助攻失误比基本持平,场均1.1次助攻伴随1.1次失误,打得有点像马路边约球的味道。不过,他二次进攻是真抢得狠,这点波特兰人挺爱看。
杨瀚森那是另一种气质。James Barlowe节目里刚直呼:“杨瀚森让开拓者赚大发了。”夏季联赛刷数据刷到球迷朋友圈。老外看重的是他背后那张“中国巨人新秀”名片,商业潜力比啥都顶。那天罗斯岛夜市遇到几个波特兰人聊球,硬说杨瀚森名字都念不溜,指着背心号码念“先森”,火候还差点火锅底料。
说球场外点花絮:训练营的时候,罗威蹲在场边撸猫,球队防护师还专门拿围巾给他擦汗,说法是“养生护体”。有火箭球员悄悄吐槽过,说波特兰这帮人一到秋天老腰酸,罗威更严重,“能做核磁共振都做了”。波特兰华人小饭店老板娘笑称他“罗玻璃”——夹生普通话带点四川味,想吃辣椒的日子比上场还多。
主教练乌度卡和斯通其实心态也转变得快。周五早晨迟到的助理教练,挂着咖啡渣子被球探组逗:“今年内线没得抱怨啦?”电话线另一端传来咕哝:“三塔不一定能顶事儿,天天洗牌还以为斗地主。”训练课收场时卡佩拉和亚当斯各自拎水壶互相递眼色,队内氛围已经变得烟火气十足。
再插一嘴,克林根家乡小时候有个迷信:初三那晚如果踩到篮球场上正中圈,一年都得多摔几跤。克林根上周练习后还和球童聊起被伙伴嘲笑的糗事,说丢球比罚球丢分还扎心。球迷看比赛,一会儿吐槽签约一会儿玩梗,结果有个小孩直接举牌写着“罗威回中国?还是回医院?”
波特兰这座城市夏天落日很晚,夜市收摊的时候街边阿姨帮球员们打包剩下的热狗,说今年看球就图个乐呵。有人顺口说了句“中锋市场是水太深”,回头看看火箭、开拓者的内线大戏,大概谁上谁下,还得等天再黑几场。
(段尾生活絮语插曲,场景自然收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