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83.7%的稀土依赖中国进口,却敢对中国石墨加征160%的天价关税。
这种自相矛盾的操作,直接让特斯拉的电池成本每千瓦时暴涨7美元。
更讽刺的是,加税后美国本土石墨企业股价飙升,而用中国材料的电池巨头们市值集体跳水。
特朗普刚在宾夕法尼亚州能源峰会上满脸笑容地说要“以非常友好的方式与中国竞争”。
他还特意提到中方邀请他访华,甚至传出白宫已在筹备行程。
可话音未落,48小时内美国商务部就甩出对中国石墨93.5%的反倾销税。
叠加5月开征的补贴税,中国石墨进美税率最高冲到160%。
这种翻脸速度连市场都懵了。
电池企业股价应声下跌,本土石墨公司股票却直线拉升。
特斯拉内部文件显示,他们曾向美国政府申请豁免:“除了中国供应商,没人能满足我们的需求”。
这话不是客气——美国2024年天然石墨产量是零,人造石墨68%靠中国供应。
美方咬定中国搞“低价倾销”。
但中国企业靠的是实打实的技术和规模优势。
全球97%的电池负极材料在中国生产,高端鳞片石墨精炼技术几乎被中国垄断。
黑龙江和内蒙古的六大基地,撑起全球70%的石墨出口份额。
美国不是没想过换供应商。
《通胀削减法案》要求2027年前实现电池材料“去中国化”。
可澳大利亚石墨成本比中国高20%,巴西产能连零头都凑不齐。
160%的关税一加,每千瓦时电池成本涨7美元,直接吃掉政府补贴的五分之一。
中方早料到有这一天。
2023年10月就启动了石墨出口管制,高纯度、高强度、高密度的“三高”产品全要许可证。
这不是临时起意,而是精准掐住新能源产业链的七寸。
美国军工和电动车最需要的特种石墨,正是管制重点。
中国企业也没坐等挨打。
宁德时代把石墨化产能建到印尼,国轩高科直接在德国设厂。
比亚迪联手非洲矿企锁定资源,贝特瑞研发的硅基负极已开始替代天然石墨。
最狠的是回收网络——废旧电池里90%的石墨能被淘出来循环利用。
特朗普团队其实清楚后果。
2025年4月他们刚给部分企业豁免700%的补贴税,就因为“产线要停工”。
这次加税后,白宫官员私下承认还得再开豁免口子。
这种反复横跳,连英国智库都看穿了:美方正把贸易武器当谈判筹码。
中方的反制工具箱远不止石墨。
稀土出口管制已让F-35战机零件断供,镓锗限制掐住半导体企业的喉咙。
连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都在撬美元墙角,东盟结算成本直降98%。
这场博弈早不是简单的关税战。
美国商务部刚宣布加税,中国商务部就更新了“不可靠实体清单”。
没点名哪家企业,但特斯拉供应商们连夜开会评估风险。
特斯拉吃过苦头。
之前为拿美国补贴改用非中国电池,结果成本失控产能腰斩。
五月份又悄悄恢复中国电池采购,连宣传都不敢做。
白宫内部为此吵翻天。
鹰派逼着加快“脱钩”,财政部却警告通胀要压不住了。
特朗普夹在中间,一边签关税令,一边催着筹备访华行程。
欧盟企业趁机捡便宜。
中国高端石墨转向日韩出口,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包机来谈长期协议。
美国电池商想从欧洲转买,却发现货源还是中国生产线出去的。
根本矛盾在于,美国既要卡中国脖子,又离不开中国制造。
军方需要稀土造导弹,药企依赖中国原料,连禁毒都指望着中方配合。
这种撕裂状态,连美国智库都承认“像在左右手互搏”。
中方早看透这套把戏。
你加关税我反制,你搞制裁我断供,但谈判大门始终开着。
七月初王毅见美商界代表时说得很直白:“要打多久,我们奉陪到底”。
市场用脚投了票。
美国石墨企业股价狂欢才三天,高盛报告就泼冷水:本土产能五年内填不上缺口。
中国企业海外基地的机器倒转得更快了——印尼工厂的订单已经排到明年三月。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