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大玩家#
7 月 7 日,特朗普此次推出的“全面关税战略”堪称“贸易核弹”,其体系包含双重打击机制,针对不同国家和产业制定了精准打击清单。中国首当其冲,承受最高火力,将面临 10%的全球基准关税以及 60%以上的惩罚性关税;墨西哥、越南等“近岸外包受益国”被锁定,需承担 15 - 20%的供应链税;德日高端制造业也未能幸免,德日汽车要缴纳 25%的汽车特别税。这种分级惩罚机制覆盖面广、力度大,远超其第一任期贸易战。
面对这一威胁,全球各方迅速摆出紧急防御阵型。欧盟加速《欧盟 - 南共市自贸协定》签署,旨在减少对美市场依赖;中国启动稀土出口管制预案,从根源上卡住高科技产业命脉;跨国资本联合 2000 家企业联名致信国会,试图阻击政策落地;市场方面,黄金持仓量单日激增 5%,以对冲美元信用风险。金融市场更是拉响红色警报,道指暴跌,彼得森研究所预测全球贸易量将蒸发 1.8 万亿美元,离岸人民币汇率破 7.28,货币战风险叠加。
回顾 2018 年那场贸易战,所谓“胜利的贸易战”背后隐藏着诸多残酷真相。美国进口商吞下了 92%的关税成本,沃尔玛等零售商被迫涨价 13%,而中国对美出口反而增长了 4%。前美联储经济学家萨拉·约翰逊评价其“就像对自家经济开枪却指望对手倒下”。布鲁金斯学会测算显示,上轮关税使美国家庭年均多支出 1300 美元,此次更为激进的关税组合拳,极有可能将通胀重新推高至 7%的悬崖边缘。
在“全面关税”威胁下,多米诺骨牌已经开始倾倒。汽车产业首当其冲,德国大众考虑将美国工厂产能转移至土耳其;科技冷战进一步升级,苹果供应链中的郑州富士康加速印度产线认证;农业战线也告急,爱荷华州大豆期货价格单周跌 9%,创 2025 年最大跌幅。欧盟贸易专员瓦尔德斯称其为“经济恐怖主义”,中国商务部闭门会议传出“稀土武器”的讨论声,这些都表明全球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特朗普挥舞的关税大棒,无疑将使全球供应链经历自 2018 年以来最剧烈的震荡。彼得森研究所警告,该政策若实施,美国将立即增加 200 万失业人口。历史经验已经无数次证明,贸易战没有赢家。在全球经济刚刚从疫情冲击中艰难复苏的关键时刻,这样的“全面关税”政策无疑是对全球经济的又一次沉重打击。世界各国需要保持理性与克制,通过对话与协商解决贸易争端,共同维护全球经济的稳定与繁荣,否则全球经济复苏的希望可能会被这场贸易战火无情吞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