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一个消息在国际政治圈子里炸开了锅。美国那个很有名的政治学者伊恩·布雷默,在印度电视台接受采访的时候,说了一句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话:未来最有可能接替美国当世界老大的,不是咱们一直认为的中国,而是印度!
你想想看,这话一出来,全世界的媒体都疯了。中国这些年发展得这么快,经济总量都快追上美国了,怎么突然就被印度给“截胡”了?这事儿到底是怎么回事?
世界格局真的变天了吗?
布雷默这个人可不是随便说话的。人家在政治分析这一行摸爬滚打了几十年,说话还是很有分量的。他这次提出了一个概念,叫“群龙无首”的时代。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现在的美国,已经不想再当那个什么事都要管的“世界警察”了。你看看最近几年,美国从阿富汗撤军,在很多国际事务上都显得有气无力的。老美现在的想法很简单:我自己家里一堆事儿要处理,哪还有精力管你们全世界的破事?
这样一来,原来那个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秩序就开始松动了。谁来接这个班?这可是个大问题。
布雷默说得也挺有道理的。他觉得,想当世界老大,光有军事实力可不够。你得在科技、经济、文化这些方面都得拿得出手,更重要的是,你得让别的国家愿意跟着你混。这话说得很实在,毕竟现在这个时代,硬的不行,软的也得跟上。
印度凭什么这么自信?
说到这儿,咱们得好好看看印度到底有什么本事。
第一个优势,印度在外交上确实很会来事儿。你看人家,既能和美国、日本、澳大利亚这些发达国家称兄道弟,又能在“全球南方”那些发展中国家里当大哥。左右逢源,谁都不得罪,这本事可不是一般国家能学得会的。
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印度总理莫迪,今年上半年就跑了好几趟欧洲,和各国领导人握手言欢。回头又去中东谈石油合作,接着又和东南亚国家搞贸易往来。这种“八面玲珑”的外交手段,确实让印度在国际舞台上吃得很开。
经济方面,印度的表现也确实不错。莫迪政府前段时间公布的数据显示,印度现在已经是全球第四大经济体了,GDP达到了4.187万亿美元。按照现在这个增长速度,年增长率稳定在6.5%左右,用不了几年可能真的能超过日本。
更关键的是,印度有个很大的优势——人口红利。14亿人口,平均年龄才28岁,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有大把的年轻人可以干活,有巨大的消费市场等着开发。这种人口结构,是很多发达国家羡慕都羡慕不来的。
军事实力上,印度也不是吃素的。145万现役军人,120多万预备役,这个规模在全世界都能排到前三。核武器也有160到200枚,海军有两艘航母,空军有700多架战机。虽然整体战斗力可能还比不上中美俄,但在全球范围内,也算是个不容小觑的军事强国了。
不过话说回来,印度也有硬伤
凡事都有两面性,印度虽然优势明显,但短板也很要命。
最大的问题就是制造业基础太薄弱。你看看数据就知道了,2023年印度的商品和服务出口总额加起来也就7782亿美元,在全球出口市场的份额只有可怜的1.8%。而中国呢?人家占了14%的份额,这差距可不是一点半点。
再说基础设施,印度的路修得确实不咋样,电力供应也经常出问题。教育和医疗就更别提了,虽然这些年有改善,但和发达国家比起来,还是差得太远。
最要命的是内部矛盾。印度这个国家,宗教问题、民族问题、边境争议,哪一个都不是省油的灯。想要真正崛起,这些问题不解决,迟早会拖后腿。
布雷默是在拍马屁吗?
坦白说,布雷默在印度电视台上夸印度,多少有点“客气话”的意思。毕竟人家是客人,总不能当着东道主的面泼冷水吧?
不过话又说回来,他说的也不全是空话。美国确实在走下坡路,这是明摆着的事儿。从特朗普到拜登,美国的对外政策都越来越内向,越来越不愿意承担国际责任。
在这种情况下,谁能填补这个空白?中国虽然实力强,但一直强调“和平发展”,从来没说过要当世界老大。印度就不一样了,人家的野心可是写在脸上的。
未来会怎么样?
说到底,印度能不能真的接过美国的“指挥棒”,关键还得看这几年的表现。
如果印度能把经济继续做大,把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真正搞起来,把内部那些乱七八糟的问题处理好,那它确实有可能成为新的“世界级玩家”。
但如果这些短板补不上,内部问题继续拖后腿,那想要当世界老大,估计还得再等个几十年。
现在全球这个“指挥棒”确实悬在半空中,谁能接得住,还真不好说。中国有中国的路线,印度有印度的打算,美国也在琢磨怎么继续保持影响力。这场大戏才刚刚开始,后面还有得看呢。
你觉得布雷默说得有道理吗?印度真的有可能超越中国,成为下一个世界领导者吗?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