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50-1951年这段时间的朝鲜战争里,志愿军没有得到空中援助,但仍凭借“铁脚板”的精神,把“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赶到了三八线附近,歼灭了70多万联合国军和韩国军队,有力地打击了“联合国军”的嚣张气焰。
说到当时中国的盟友,斯大林出于各种考虑,只派了点苏联空军去支援朝鲜,直到战争快结束的时候才逐步扩大了空军的规模。要是1950年苏联空军就大规模插手,志愿军会不会直接把美军赶到海里去呢?
要聊这个问题,就得看苏联远东空军和美国远东空军哪边更强,实力比拼嘛。
1950年,苏联远东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加起来共有6500架各型军用飞机。远东一带的苏联空军已大量装备米格15战斗机,再配上一批拉9和拉11战斗机,以及图2和图4上的那几种轰炸机。
拉-9
在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拉开序幕时,美国远东空军手头有三百六十五架F-80,32架F-82,26架B-26,以及22架B-29轰炸机可以调用。要是美军再调动其他战场上的战机帮忙,朝鲜战场上的美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总共投入的飞机数也不会超出1200架。就算在战场空战最激烈的时期,美军在朝鲜周围展现的飞机总数也不过大概2500架,这样一来,美军在数量上就真撑不住,压倒苏联空军的优势了。
美国空军在数量上吃亏,但说到质量,似乎没有太大的差别。美国的飞机经过不断的技术改进,性能相当不错,飞行员的训练也很到位。虽然战机数量少了一些,但整体上还是挺有竞争力的,尤其是在装备和飞行员素质方面,能不输给对手。
苏联的米格-15战斗机在当时的技术水平算得上挺先进的,它的最大升限可以达到15000米,时速更是超过了每小时1000公里,装上37毫米的机炮,火力杠杠的,跟美军的F-80、F-84那些战斗机一比,表现相当不错,给美方带来了不小的压力。美军的F-86“佩刀”战机性能也很不赖,是全球第一款配备空对空导弹还能在平飞状态下完成超音速作战的战机,不过在1950年,美军这款飞机的数量还不多,还没有完全形成真正的战斗力。
F-86
苏联飞行员经历了二战的洗礼,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无论是在飞行技术还是战术运用方面都表现出很高的水平。与此同时,苏联空军在训练方面也有一套系统、严格的体系,非常重视实战能力和应变能力的培养。它的作战体系强调不同兵种之间的配合,空军与陆军、海军之间建立了有效的合作机制。在远东地区,苏联空军和海军航空兵能够相互支援,形成了较为紧密的作战合作网络。雷达和防空等配套设施也相当完善,能够为作战提供充足的保障。
美国远东空军的作战模式更侧重于空中力量的自主发挥,特别强调夺取制空权和战略轰炸的作用。和海军航空兵的合作没那么频繁,整体上在作战体系整合方面比不上苏联那套体系那么成熟。
因此,从整体实力来看,苏联空军有相当大的把握能够击败美国空军。
米格-15这款战机,绝对算得上是那个年代的经典之作,性能可不差。
再说到朝鲜空战的时候,苏联空军面对美国空军的表现怎么样呢?看几个战例就知道了,基本上美国空军不仅吃亏,还是真真儿地吃了挺大的亏。
1951年4月12日,美军第19轰炸机联队派出36架B-29轰炸机,得到30架F-80战斗机护航,试图炸掉鸭绿江上的那座铁路大桥,想断了志愿军的补给线。
美军飞机群被中朝空军联合司令部的雷达提前锁定信号后,苏联第64歼击航空兵军的军长罗波夫中将立刻下令第324歼击航空兵师的60架米格-15战机迅速升空迎战。米格-15从最高点15000米俯冲而下,速度突破每小时1000公里,向美军飞机发动猛攻。F-80的飞行员根本没有办法摆脱米格-15的追击,B-29机群也因此四散开来,暴露在米格-15机腹下配备的37毫米机炮火力之下,给美军第19轰炸机联队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F-80战斗机
1951年10月23日,美军派出9架B-29轰炸机去轰炸朝鲜北部的南市机场,结果遇到苏联空军的米格-15截击,最后有3架B-29被击落。这次事变之后,美军的B-29白天都不敢轻易出动了,也让他们的战略轰炸行动受到很大限制。
根据俄罗斯《红星报》1995年3月21日刊载的文章,咱们还能从一些王牌飞行员的成绩中看出苏联空军的辉煌战果。比如苏军上尉沙巴诺夫驾驶喷气机击落了6架敌机,其中有5架是喷气式飞机;第303歼击航空兵师副大队长苏佳金大尉在1951年6月17日到1952年2月2日期间,出战149次,参加空战66次,亲手击落敌机22架,创下朝鲜战争中的最高纪录。他击落的飞机包括15架F-86佩刀式、2架F-80流星式、3架F-84雷电式和2架格罗斯特流星式;佩佩利亚耶夫上校战斗飞行108次,获得19次胜利,再加上僚机击落的4架敌机,战绩算得上是不俗了。
俄罗斯政府在冷战收尾后解封的档案里显示,苏联空军一共击落了超过1300架美军飞机。相比之下,苏联自己的损失还比美国空军要少。这从侧面证明,苏联空军在争夺制空权方面,实力绝对比美国空军更强大。
F-84战斗机是一款在冷战时期广泛使用的喷气战斗机,曾经在多个国家服役,扮演着重要的空中作战角色。
要是苏联空军大规模加入战斗的话,志愿军会不会把美军赶得摔下海去啊?其实挺难的。
其实,美国空军也不会坐以待毙。1950年,那会有17,000架飞机在手,虽然在朝鲜战场上,远东美军的飞机数量难以与苏联空军相比,但要是真让苏联那6500架飞机全都加入战斗,美国肯定会从欧洲和本土调兵增援,甚至会动员国民警卫队出战,和苏联的空中力量硬碰硬。到那时,美军会不惜一切代价击败苏联空军,确保他们在远东的霸主地位。可惜的是,苏联的战时飞机生产能力比美国弱点不少,支撑不了大规模的持久战,和美国僵持到底。
而且,冷战刚开始那会儿,苏联把战略重点放在欧洲,对头主要是北约。斯大林担心跟美国在朝鲜正面交手会引发一场全面战争,搞得苏联核心利益都捏一把汗。所以,哪怕苏联空军要参战,也肯定会有不少限制,比如不能从苏联本土直接起飞打仗,作战范围也有限制,飞行员还得装扮伪装,这样一来,苏联空军的战斗力和战略主动性就打了折扣。
拉-11
苏联在国际舞台上遇到来自西方国家的巨大压力和舆论谴责,为了避免引发更广泛的关注和不满,它在介入朝鲜战争时不得不保持低调和小心翼翼。
除了这些,苏联还得琢磨跟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关系。它的援助方式和参战操作,得在维护中苏同盟的基础上走,不能太显眼地表现出自己的主导地位,不然会惹得中国不高兴,还会引起猜疑。
美军有一套完整的后勤体系,可以通过海运和空运等多种手段,确保前线部队的补给充足。反观中苏朝这边的后勤能力就略逊一筹,尤其是在战争一开始,志愿军的后勤主要靠人力和畜力运输,受到美军空中封锁和轰炸的严重影响,物资不够用,装备短缺的问题挺明显。苏联空军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志愿军的后勤线,但从根本上解决后勤困难还是难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