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阅后长津湖战报 立即指示将36个师装备转交中国同志

 187    |      2025-08-11 04:41

斯大林在看完长津湖战报后,立刻下令将36个师的装备交给中国军队。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一场涉及美国、苏联、中国等多国的大规模民族冲突爆发了,这就是朝鲜战争。

“赶紧准备好36个师的装备,在明年之前交给中国军队!”

1950年,朝鲜战场传来消息,让原本对朝鲜战争不太在意的斯大林顿时变了脸色,马上向手下下了命令。

这电报说的是什么事?斯大林为什么突然决定帮助中国的军队呢?

朝鲜半岛上的那场大规模冲突,通常被称为朝鲜战争。

近几百年来,中国和朝鲜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因为两国是邻居,所以在朝鲜战争爆发之前,两国之间就已经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在1904年日俄战争即将开始的时候,朝鲜非常害怕,于是派李承晚去了美国,希望美国能按照之前的友好条约帮助他们。

美国似乎并不重视朝鲜和那份条约,一心只想称霸全球。这件事也为美朝之间的矛盾埋下了最初的种子。

在二战时期,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苏联派兵帮助中国东北抵抗日军,并趁机进入朝鲜半岛。

这个行动让远在千里之外的美军感到非常紧张,马上写信给斯大林,商量划分朝鲜,以防发生冲突。

苏联占据优势,也不想引起争端,所以同意了美国的提议。这个提议后来也为朝鲜半岛的分裂埋下了伏笔。

这个行动让远在千里之外的美军十分紧张,马上给斯大林写信,商量把朝鲜分成两部分,以防发生冲突。

苏联为了不引发争端,同意了美国的建议。然而,这个建议也为朝鲜半岛的分裂埋下了隐患。

1947年,美苏冷战开始了。美国在联合国提出了关于朝鲜选举的计划,但苏联强烈反对。

不久之后,金日成在朝鲜北部迅速组织选举,成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与此同时,联合国在南部朝鲜组织了选举,成立了大韩民国。自此,朝鲜半岛正式分裂。

从1945年到1950年,朝鲜的南北方都没有得到超级大国的支持,因此都没有能力越过38线进攻对方。到了1950年4月,斯大林同意了金日成用武力统一朝鲜的计划。同年6月25日,朝鲜战争正式爆发。

就在这个时候,斯大林开始显得迟疑不决了,他到底是因为什么迟迟没有给出他的意见呢?

拿不定主意

在列宁看来,斯大林拥有一个优秀军事家所需的两个重要特点:性格刚烈又心思细腻。他在政治上的洞察力和在战场上的果断狠辣,使他成为了一位真正的军事高手。

在朝鲜战争的开始阶段,朝鲜军队攻势猛烈,接连取得胜利。正当他们即将取得全面胜利的时候,联合国派遣军队前往仁川增援,从而扭转了战局。

看着朝鲜军队败退的惨状,金日成急忙向苏联求助,希望能得到军事支援。然而,斯大林却果断拒绝了这个请求。

朝鲜的领导金日成对斯大林的回复感到非常困惑和沮丧。不过,对于斯大林而言,这只是他政治策略的一部分,暂时不动手是他这局棋的第一步。

尽管苏联在二战中赢得了胜利,但他们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许多农场和工厂在这场战争中遭到破坏,导致战后的生产水平大幅下滑。作为全球强权的竞争者,苏联急需恢复经济。

那时候,美国在经济和军事上都比苏联更强大。虽然战争需要考虑全面的实力,但现在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差距较大,不适合马上卷入新的战争。

所以在朝鲜战争的问题上,苏联最好的办法就是保存自己的力量,看情况发展。这时中国也参与到战争中,斯大林这次又会怎么决定呢?

中国成为了其中的一员

在新中国成立的时候,苏联作为中国的老大哥,给了中国很多支持和帮助。

1950年,毛泽东前往苏联与斯大林见面,并共同签署了一份互助协议。协议中提到,如果其中一方遇到困难,另一方需要提供军事援助进行全力支持。

邻居有难,自己也不会安心,作为朝鲜的近邻,中国肯定不会对朝鲜的战争视而不见。心思缜密的斯大林肯定也明白这个道理,认定中国一定会给予援助。

在给金日成的回信里,斯大林说,现在解决朝鲜战场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向中国求助。

当时,斯大林通过大使馆向中国表达了希望中国能派兵支援朝鲜的想法。中国收到这个消息后,大家议论纷纷,毕竟对方背后有强大的美国支持。

但是毛主席看得非常远,他认为保护朝鲜的领土很重要。经过多次分析和思想工作,中国的领导人决定参加抗美援朝。

苏联给予了帮助

在决定做出之后,周恩来总理亲自前往苏联讨论合作细节。经过一番艰苦的谈判,苏联最终同意向中国提供军事支持。

在苏联看来,中国就像是鸡蛋碰石头,就算帮忙也没用。而且,因为政治压力,苏联不敢轻易帮助中国,担心会惹上美国。

所以,在战斗开始时,苏联只向中国提供了枪支、弹药等轻武器。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取得了辉煌胜利,震惊了全世界。

为了继续取得优势,周总理又一次前往苏联进行谈判,这次不是请求帮助,而是购买物资。

中国通过大量的贷款,从苏联获得了许多武器和装备,这让苏联看到了中国在朝鲜战争中的坚定立场。

在第二次战役取得胜利之后,由于中国的战线变长,面临着美军空中打击的威胁,斯大林又一次提供了援助。

苏联决定派遣空军协助朝鲜战场,并名义上以运费价向中国出售战斗飞机。

这对我们军队的帮助很大,解决了空中受威胁的问题。同时,也让苏联在国际上有个交代,这就是斯大林计划的真正目的。

在中国军队得到苏联的支持后,战斗力显著提升,在随后的三次战斗中消灭了超过十多万敌军,极大地振奋了国人的精神,也让傲慢的美国遭受了沉重的打击。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知名将领麦克阿瑟在某次大战中不愿接受失败,违背了杜鲁门总统的命令,结果被解除了职务。

在著名的长津湖战役中,中国军队虽然物资短缺、装备不佳,但凭借顽强的意志包围了美军,最终赢得了战斗。

正是这场战斗给了斯大林信心,他立刻决定再向中国运送36个师的装备,全力支持抗美援朝。

除了提供武器和军队,苏联还派出了许多军事专家到前线,帮助中国的士兵掌握新型武器的使用方法。

苏联的这些行动让原本士气高昂的中国志愿军更加勇猛,在战场上取得了显著的胜利。1953年,朝鲜战场停火,抗美援朝战争宣告结束。

战争结束后的中国

抗美援朝的胜利让中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升,中国人民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牺牲向全世界展示了,这个古老的国家不容小觑。

战争过后,中国的经济逐渐好转。在还清了对苏联的债务,花费了大约十年的时间之后,这个东方大国终于开始了它的复兴之路。

对于苏联的帮助,中国一直铭记在心。即使后来两国关系出现了问题,有了利益冲突,苏联依然可以被称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引路人,被人们称为“老大哥”。

1978年,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国决定实行改革开放,这个决定让中国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几十年间,中国从一个不被重视的小国,迅速成长为当今世界第二大强国,屹立于世界之巅。

现在这个年代,虽然世界上还有很多争斗,但中国记得战争带来的痛苦,不想让先辈用生命换来的和平再次被破坏。所以,中国多年来一直是世界上最坚定的和平倡导者。

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明白肩负着国家和家庭的责任。不管做什么工作,每个人都应该有为国家无怨无悔地付出青春、时光甚至生命的决心,时刻记得自己的国家使命,不要忘记历史的教训。